“唐長老,勞煩了。”一個年約二十的青年弟子遞上了一枚令牌,恭敬地朝著悠閑坐在竹椅上眯眼打瞌睡的唐立田說道。
唐立田將令牌拿過,看了一眼,便放了行,不忘叮囑道:“三個時辰,不要多呆。”
“弟子明白的。”說完,黃彥便邁進了藏書閣內。
藏書閣的通行令得來並不容易,即便是花費靈石,也隻能在一層停留罷了,至於更高的二、三、四、五層,則隻有為宗門做了貢獻或是完成了各長老所設的一些特別任務才有資格進入。
清月宗內苦修的弟子比比皆是,而這藏書閣更是許多弟子的向往之地。
論藏書典籍之底蘊,十二宗的清月宗當為冠首。
各長老門下弟子即便沒有過千,上百卻是有的。弟子多了,自然便有受寵與不受寵之分,況且不是每一個師父都能做到一對一的針對性教學,故而藏書閣便成了許多弟子求道解惑的地方。
黃彥作為內門弟子的一員,恰好卡在了煉氣十層這個當口,他此時很需要一些前輩的破鏡心得來突破到靈樹的境界,故而才會冒險一搏,出山獵殺了一個窮凶極惡的魔道散修,才獲得了進入藏書閣第二層的資格。
說起這藏書閣,第一層是些粗淺的煉氣境心法、法術,以及煉氣十層各小境界的晉升心得。第二層才有靈樹境的心法、法術跟破境心得。至於更高的三層,四層,甚至是五層,所要付出的代價之高遠不是此時的黃彥所能承受的。
能夠從煉氣境突破到靈樹境,這便是黃彥此時此刻最大的願望。至於更高的結丹境,怕是要在靈樹境駐留那麼百餘年後才敢去想。十二宗門中弟子的中堅力量大多數集中在靈樹境這個層次,煉氣境雖基數最大,卻不是一個宗門強大的根本。一個宗門強不強大,最終還是要看其靈樹境的弟子數量。
煉氣十層,靈樹七段,結丹、元嬰、化神境,一境一登天,這些都是隨意一個修仙界的人倒背如流的。可實際情況是,對於大多數修仙者而言,能夠在有生之年結丹成為一門長老,便已是最大的福緣。
懷揣著一絲忐忑的黃彥入了閣內。此時的第一層中,有好些煉氣境的弟子就著地板坐下,孜孜不倦地觀看著有了好些歲月的書本。眼見此幕的黃彥不禁有點唏噓,曾幾何時,他也如他們這般懷揣著激情在一層的藏書閣中不分晝夜的汲取著書中的知識。
尋到上去第二層的樓梯,黃彥不再有所停留地登了上去。
比起第一層來說,第二層的弟子就少了很多。若說這第一層的弟子數量達到了過百之數,那麼這第二層便隻有十餘人而已。而且比較起第一層那些尚顯稚嫩的麵容,能上來第二層的弟子很明顯已經有了一絲冷冽的氣息,顯然是經曆了一定的風雨,才會有這種氣質上的轉變。
就在黃彥為第二層所見到的師兄、師姐而覺得內心凜然之時,上去第三層的樓梯那傳來一陣下樓的腳步聲。
不多時,便見一雙白靴緩緩走下來,而後很快便見到了這雙白靴的主人。
他長著一雙極其好看的桃花眼,因為眉頭是皺著的,故而連帶著那細長的眼形也顯出了一絲淩厲來。垂發而不顯淩亂,外披不豔亦不帶彩的灰色長衫,衣擺處的飄揚顯出了幾分飄逸,最具標誌的是他手中握著的已然收攏了的扇子。
這是一個十歲的孩子,然而第二層的所有弟子在見到他時,都恭恭敬敬地放下手中書籍,執弟子之禮,喚道:“恭送師叔祖。”
第二墨擺了擺手,沒有說話,就自顧著繼續往下走去。
藏書閣對於這位小師叔祖來說是想來便來,想走便走的地方,僅是這點,便讓宗門內許多弟子羨慕不已。要知道,這個輩分極大的小師叔祖,是三年前入的宗門,嚴格說來,他修行的年頭甚至還沒有一些弟子的零頭多。
專心思考著的第二墨並沒有在意旁人對他望來的形色各異的目光,甚至當那守在藏書閣的唐長老恭敬朝他行禮之時,他都沒有回應。
一直帶著某個疑問的第二墨就這般在無數所遇弟子的恭敬之中朝著自己的修行洞府走去。
與此同時,在鬆林石桌上品茶的清風老祖正神色悠然地聽著掌門朱燕彙報著即將舉行的三年一度的宗門內比。
“三年已過,宗內弟子大比將在三日後舉行。如老祖您前些日子所言,小師叔也要加入到這次比試中來嗎?”朱燕有點擔憂地說道。
“自然。”清風老祖神色淡然地喝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