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夏海軍第三學院的高年級學員,再有一個月的時間,陳曉明便要麵臨結業了。和地球上不同,在這裏,學院不看重學員的筆試成績,因為多年的培訓中,各種戰術理論早已經填鴨式的灌進每個學員的腦海中,作為教導者,他們要看到的是學員有沒有將理論轉化成實戰技術,而呈現技術的最好方式就是來一次大規模的實戰演習。
既然是實戰演習,當然就不可能讓學員空著手,於是每到結業前,各大學院都會批準學員去招募自己的艦隊,並給予充分的時間演練戰術,以期在結業演習中讓自家的學員表現出優秀的一麵,讓海軍高層看重,從而獲得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同時也為學院增光添彩。
陳曉明在華夏第三海軍學院苦學多年,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在演習中有優異的表現,可這對他而言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身邊也沒有靠得住的親戚,連學費都是自己身兼多職才勉強賺來,想要擠出餘錢去招募艦隊……還是省省吧。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因為看重他的勤勉,指導員在得知陳曉明的難處之後利用手中特權為他批了一個條子,特許他去海軍軍需處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撿個便宜貨,呃、不對,是便宜艦娘。
這裏要說明的是,雖然明知海軍軍需處有大批量的艦娘等待招募,而且價格優惠,但實際上卻很少有學員願意來這裏招募。
且不說想要在這裏招募需要得到學院的特批,還要辦理一係列麻煩的守序,真正讓學員在第一時間放棄這個招募點的最大原因是,這裏的艦娘其實都是海軍在戰爭獲取後淘汰下來的,其性能可想而知有多麼糟糕,與其花費多餘的精力招募一些沒用的家夥,還不如多花點錢去那些知名艦隊的後勤儲備中心碰碰運氣。
陳曉明是因為沒得挑,所以隻能來這裏,不過這個結果已經算不錯了,畢竟以他的財力來說,連進入其他艦隊的後勤儲備中心的資格都沒有,光是進門所要繳納的保證金他都掏不出。
言歸正傳。
向海軍軍需處的門房出示批條後,陳曉明在門衛異樣的目光中走進了軍需處的大門。按照門衛的指示,他很快就找到了軍備管理部門,並在上交批條後被帶入了艦娘休息室。
說是休息室,可在觀看到內部構造後,陳曉明覺得把這裏稱作低端艦娘展示倉更合適一些。一進門,入眼的便是一排異常紮眼的展櫃,每個展櫃的後麵都站著一名神情忐忑的低性能艦娘,乍一看上去,彷佛就像是櫥窗中等待處理的商品。
從實際結果來看,其實兩者並無分別,所以在看到有人進來後,這些艦娘紛紛湊到展櫃的邊緣,盡力將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出來,有些聰明的直接召喚出艦裝,好讓自己更顯眼一些。
“提督、提督,選我吧,看看我的火炮,能打很遠哦。”
“提督,選我、選我,我的飯量很小的,隻要一個單位的油和鋼就好。”
“提督,選我吧,我不僅飯量小,而且還有實戰經驗,曾經參加過台灣海峽戰役。”
“我不僅參加過台灣海峽戰役,還參加過福建保衛戰,現在已經是四級艦娘了,提督,你就選我吧。”
隨著陳曉明的走近,這些艦娘幾乎把自己貼在了展櫃的鋼化玻璃上,爭著搶著報出自己的優勢,生怕自己不被挑中。
這一幕不由讓陳曉明感到心酸,通過腦中的記憶,他大概推斷出這些艦娘的處境,作為低級艦,尤其是性能低劣的艦娘,這些小家夥很難獲得上戰場的機會,即便有也是被作為吸引敵人火力的一次性炮灰使用。因為即便給她們同樣的資源,她們也無法獲得與那些性能優秀的艦娘同樣的成果,所以沒有人願意在她們身上浪費資源。
而無法參戰就意味著無法獲得資源。換句話說,這些艦娘都是待業人士,她們現今全靠自身攜帶的資源來維持生命,如果在資源耗費光之前還沒有被人招募,等待她們的結局就是在這個大倉庫裏沉睡腐朽,最終化作一堆鐵鏽。
身為艦娘,沒有什麼能比這種殘酷的結局更另她們無法接受的了,哪怕是作為炮灰犧牲在最前線,用自己短暫的生命換取一絲榮光也比在這裏默默等死要好。所以隻要有人前來,她們都願意用自己最大的熱忱去爭取一個機會,哪怕是戰死的機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