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篇6(1 / 3)

醫療常識篇6

2醫學診斷

(1)X線造影

①呼吸係統。

支氣管造影:

適應於大氣管擴張、中心型肺癌、肺不張、肺內占位性病變。

碘劑和麻醉藥過敏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熱2周內大咯血者,進展期浸潤型肺結核,全身情況衰竭,有嚴重心、肺、腎功能不良者,均不宜做此造影。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可改用鋇膠漿造影。

常用造影劑有40%碘化油20毫升加入6~8克磺胺粉研成乳劑、50%~60%硫酸鋇膠漿15毫升和水溶性有機碘劑膠液。

選擇性支氣管動脈造影:

為研究肺部疾病的一種有價值的輔助診斷方法。近年來,隨著介入放射學的發展,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咯血和經支氣管動脈灌注藥物治療肺癌。

適應於對肺部腫瘤進行臨床分期,鑒別腫瘤範圍和周圍擴散情況;鑒別肺內或縱隔病變,以及肺部腫塊的良、惡性鑒別;肺畸形如肺段隔離症等的明確診斷;反複嚴重咯血,需查找出血病灶行外科手術或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者;需行支氣管動脈灌注抗癌藥物治療者;心血管疾病,包括先天性缺血型青紫性心髒病術前了解肺內側支血管發育和分布者,肺動脈血栓形成了解肺內側支循環建立情況以決定治療方案者,疑支氣管動、靜脈發育畸形或動脈瘤者。

碘過敏者、急性或嚴重肝、腎疾病患者、嚴重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功能低下或衰竭患者禁用本造影檢查。

常用造影劑有60%泛影葡胺,每支支氣管動脈一般用4~6毫升,可增至10~15毫升;300毫克單位/毫升Omnipaque每支支氣管動脈6~8毫升,可增至15毫升;280毫克單位/毫升Isopaque和60%Conray等。

肺動脈造影:

能顯示肺動脈和肺靜脈的解剖和變異及某些肺部疾患所引起的繼發性肺血管改變,對診斷一些先天性或後天性疾病有一定價值。

適應於先天性肺血管異常。一側肺缺如或發育不全、肺動脈狹窄、肺動脈瘤和肺動靜脈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肺靜脈回流異常、肺靜脈曲張、肺段隔離症等;證實肺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肺部病變,如肺良、惡性腫瘤、轉移瘤、肺黴菌病、肺結節病。

有碘過敏和過敏性體質者、嚴重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一般情況極度衰弱者、禁忌作心導管檢查者不宜做此造影。

常用造影劑有76%泛影葡胺,全肺動脈用40毫升,單側肺動脈20毫升,葉或段肺動脈8~15毫升,嵌入性小動脈用2~3毫升;300毫克單位/毫升,Omnipaque30~60毫升用於全肺動脈,葉或段選擇性造影用8~15毫升;其他造影劑如優維顯300,全肺動脈造影用30~60毫升。

②循環係統。

心導管檢查:

為診斷和鑒別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時還用於搶救危急病人。它雖不屬於造影檢查,但通常在X線下進行。而心血管造影不僅需要采用心導管的插入技術,且常與心導管檢查同時進行。

適應於心血管疾病,尤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進一步判斷病變的部位和程度,以明確手術指征;利用心導管進行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手術治療時在術中或術後了解手術效果;經心導管進行其他檢查和研究,例如心內心電圖、心內心音圖。附加藥物試驗等。

急性感染和傳染病;急性或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活動性風濕熱,心肌炎;嚴重的心律紊亂,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近期有體或肺動脈栓塞;出血性病;嚴重的肝、腎疾病,禁止進行心導管檢查。

選擇性右心造影:

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和動脈造影3種,較靜脈法心血管造影能更清晰地顯示右心的解剖結構和血液動力學異常,是常用的心血管造影方法。

右心室造影適應於紫紺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如法魯氏四聯症,右室雙出口,單心室,永存共同動脈幹,艾森曼格綜合征和肺動脈閉鎖等;肺動脈瓣狹窄,包括瓣膜、瓣上、漏鬥部狹窄;主要累及右心室的心肌病。

右心房造影適應於先天性三尖瓣畸形,如三尖瓣閉鎖、愛伯斯坦畸形;大動脈轉位;房水平右向左或雙向分流的其他畸形,如法魯氏三聯症、五聯症、單心房、房間隔缺損並艾森曼格綜合征;肺動脈閉鎖。肺動脈造影同前。

禁忌證同肺動脈造影。

選擇性左心造影:

適應於左向右分流的室間隔缺損;心內膜墊缺損;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病變;左心室病變,如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之梗塞後並發症,包括室壁瘤、室間隔穿孔、乳頭肌斷裂和功能障礙等;單心室大動脈轉位和永存共同動脈幹。

禁忌證同選擇性右心造影。

胸主動脈造影:

適應於胸主動脈及其分支先天性畸形,如主動脈縮窄、主動脈弓斷離和閉鎖等;胸主動脈瘤;大動脈炎;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心底部分畸形,如動脈導管未閉、主-肺動脈膈缺損和主動脈竇瘤破入右心或肺動脈等;縱隔腫瘤。

禁忌證同選擇性右心造影。

腹主動脈造影:

適應於腹主動脈及其分支病變,如動脈瘤、大動脈炎、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血栓形成及其栓塞等所致的動脈狹窄-阻塞;先天性血管畸形;腎髒疾患和腎上腺腫瘤;婦產科疾患,如前置胎盤、宮外孕、子宮和盆腔腫瘤;腹腔髒器疾患,如肝腫瘤、脾腫大——門靜脈高壓;腹主動脈移植和腎移植術後。

碘過敏或過敏體質;出血性疾病;肝、腎動脈嚴重受損;急性感染和傳染病;心髒衰竭,禁行腹主動脈造影。

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

適應於內科治療不滿意的嚴重反複發作的心絞痛需考慮手術者,梗死前心絞痛考慮緊急手術者,以往有心肌梗死而內科治療不能滿意控製症狀者,室壁瘤病人合並頑固心衰或心律紊亂等並發症需手術治療者,急性梗死並心源性休克考慮緊急手術搶救者,急性心肌梗死6小時以內需考慮作冠狀動脈內溶栓治療者,考慮作冠狀動脈擴張術者,冠心病與心肌病鑒別;可疑冠心病,其他方法不能明確診斷者;其他心髒病,如懷疑冠狀動脈畸形或其他冠狀動脈病變者;其他先天性心髒病,如大血管轉位、動脈單幹等術前了解冠狀動脈解剖變異和分布以避免手術時損傷者;瓣膜置換及心室手術前的冠狀動脈情況的鑒定;心髒手術或外傷後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室壁瘤者;冠狀動脈手術後的療效觀察。

③胃腸道。

食道常規鋇劑造影:

適應於凡有吞咽困難、不適、胸骨後疼痛、燒灼感而需明確原因者;疑有食管異物、破裂、穿孔者;食管先天性疾病;食管腫瘤、炎症、憩室的部位、範圍、性質;食道靜脈曲張或功能性改變;了解縱隔、心髒、肺及胸膜病變所致的食管外壓性和牽拉性改變。

食道常規鋇劑造影無絕對禁忌證,對食道靜脈曲張大出血、腐蝕性食管炎的急性期應暫緩檢查。

食管雙重造影檢查:

適應於常規造影不能發現或確定的食管早期或微小病變、食管癌普查。

禁忌證同常規食管造影。

胃、十二指腸常規造影:

適應於胃及十二指腸的腫瘤、炎症、潰瘍、憩室、滲管、異物和畸形;上腹部腫塊,以確定和胃腸道的關係。

胃腸道穿孔禁行胃、十二指腸常規造影,急性胃腸道出血和腸梗阻者應暫緩檢查或慎用。

胃雙重造影:

適應於常規造影難以發現或確定的早期或微小病變,如腫瘤、潰瘍、線性潰瘍、糜爛性胃炎等。

禁忌證同常規胃、十二指腸造影以及654—2禁忌者。

十二指腸低張造影:

適應於常規造影難以發現和確定的病變如潰瘍、腫瘤等;十二指腸球後潰瘍和狹窄;阻塞性黃疸懷疑有胰頭、壺腹及總膽管下段癌瘤者。

禁忌證同胃雙重造影。

小腸常規造影:

適應於胃腸道出血懷疑來自小腸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腹脹者;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不全梗阻、炎症、腫瘤等。

禁忌證同胃常規造影。

小腸雙重造影:

適應證同常規造影。

禁忌證同常規造影。另外,小腸壞死和十二指腸活動性潰瘍也禁止使用。

結腸鋇灌腸造影:

適應於結腸先天性異常,如巨結腸、細小結腸等;結腸息肉,腫瘤,肉芽腫;結腸慢性炎證;結腸梗阻、腸套疊診斷和整複。

結腸穿孔或壞死;急性闌尾炎;肛裂疼痛不能插管者,均禁用結腸鋇灌腸造影。

結腸低張雙重造影:

適應於常規造影難以發現和鑒別的腫瘤、息肉、炎症、狹窄等;結腸高度過敏和肛門失禁者。

禁忌證同常規結腸造影。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也禁用。

腸套疊空氣灌腸整複:

適應於嬰幼兒腸套疊。一般情況較好,如體溫不超過38℃、白血球在12000以下,無明顯脫水酸中毒者;24小時以內為主要適應證,24~48小時為一般適應證,48~72小時為謹慎適應證;臨床上無腹膜炎、腸穿孔、腸壞死等征象者。

超出適應證範圍者禁用。成人腸套疊大多繼發於腫瘤,以手術治療為宜。

快速全胃腸道鋇餐檢查:

適應於胃腸道器質性病變,如腸粘連、不全梗阻或慢性闌尾炎;重點懷疑小腸器質性病變者;單純結腸的器質性病變。

禁忌證同常規胃、十二指腸造影。

④肝、膽、胰。

口服膽囊造影:

適應於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腫瘤、息肉;膽總管病變;膽囊區鈣化影的定位、定性。

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膽囊炎急性發作;重症阻塞性黃疸;急性腸炎;幽門梗阻;甲狀腺機能亢進,均禁用口服膽囊造影。

靜脈膽道造影:

適應於膽道結石、炎症、腫瘤、先天異常;膽囊結石、急慢性膽囊炎、腫瘤、膽囊功能障礙;膽總管外壓性疾病和胰頭腫瘤;口服膽囊造影失敗者。

碘過敏;嚴重心髒病及甲狀腺機能亢進者;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及嚴重阻塞性黃疸;血清膽紅素超過4毫克,一般不顯影;黃疸指數超過30單位,磺溴酞鈉在30%以上,堿性磷酸酶多於45(布氏)單位,常不顯影,均禁用靜脈膽道造影。

靜脈滴注法膽囊造影:

適應於常規靜脈膽道造影不顯影或顯影不滿意者;黃疸病人血清膽紅素較高者;易產生低血糖、低血壓者;曾經做膽道腸道吻合術或有其他膽道內瘺者。

碘過敏和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禁用。

內窺鏡膽胰管造影(ERCP):

適應於原因不明的長期反複發作的梗阻性黃疸;疑有膽道結石而排泄性造影未能證實者;膽囊切除後綜合征;疑有肝髒膽管或胰腺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