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保健篇5
12婦產科疾病的飲食療法
(1)月經先期、後期的飲食療法
月經周期提前8~9天,甚至一月兩至,均為月經先期,如僅提前3~5天,而並無其他不適感覺,應屬正常範圍。月經先期與經血量多常同時出現。
月經周期後錯8~9天,甚至每隔40~50天一至的,稱為月經後期。如僅延後3~5天,且無其他任何症狀者,則不作月經後期論。
月經先期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薺菜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荷葉30克,絲瓜子10克,水煎,分2次服完,每日1劑。
鮮藕搗爛絞汁,每次50~100毫升,加糖適量飲服,每日1~2次。
鮮芹菜1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淡菜50~100克,豬肉60克,加水煮食(經前即服用)。適用於體弱虛證。
蓮房炭、烏梅炭各15克,益母草子15~20克。將前2味共研細末,每服9克,用益母草子煎湯送服。每日2次。適用於月經提前量多者。
青皮6克,山楂肉9克,白糖50克,水煎服。於月經來潮前溫服,每日1劑,連服3~4日。適用於小腹脹痛、煩躁易怒等。
幹芹菜50克,黃花菜25克,水煎服。適用於月經提前,經血色深、量多。
月經後期者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月季花15克,生薑3片,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鴿子1隻,鱉甲、龜板各30克,川牛膝12克,紅棗15克。先將藥用紗布另包,再加水及佐料一起煮食。
黑大豆、山楂各30克,紅糖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烏骨雞1隻,全當歸30克,丹參15克,雲南白藥3克,蔥、薑、黃酒各適量,烹製食用。
生薑3片,紅花13克,芭蕉1個,共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加紅糖50克調服。每日2劑。適用於月經推後,經量偏少,小腹疼痛等。
生薑15克,艾葉9克,雞蛋2個,共入鍋內,加水煎煮,雞蛋熟後去殼,再入鍋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於月經前7日,每日1劑,連服5~7日。適用於月經延後,畏寒肢冷,麵色蒼白等。
生薑15克,豆豉500克,羊肉100克,共入砂鍋內,加水煮至爛熟,加鹽少許調食。於月經前10日,每日1劑,連服3~5日。適用於畏寒肢冷、麵色蒼白、小腹冷痛等症。
生薑50克,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將生薑、羊肉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煮沸,文火煮2小時,去藥袋,吃肉喝湯。於月經後每日1劑,連服3~5日。適用於量少血淡、小腹空痛、麵色蒼白、頭暈心悸等症。
山楂500克,水煎取汁,加入紅糖30克。每日1劑,2~3次分服。適用於經血量少色黯、小腹脹墜、乳脹脅痛等。
(2)痛經、閉經的飲食療法
痛經係指經期或月經前後發生的下腹疼痛、腰痛者,甚至劇痛難忍的一種自覺症狀。疼痛多在月經來潮後數小時,也可見於經前1~2日開始,經期加重。臨床表現為下腹墜脹痛,或下腹冷痛、絞痛,可放射至腰骶、肛門、會陰部。疼痛可持續數小時或2~3日,其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麵色蒼白、四肢發冷,甚至暈厥。還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尿頻、頭暈、心慌等症狀。若為膜樣痛經,在排出大塊子宮內膜前疼痛加重,排出後疼痛減輕。本症多見於初潮後不久的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年輕女性。
正常發育的女性,一般在14歲左右月經即可來潮。但如果超過18歲,而仍無月經來潮,或月經周期已經建立,但又出現3個月以上(孕期、哺乳期除外)無月經者,總稱為閉經。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後者為繼發性閉經。
閉經患者常伴有腰酸乏力、精神疲倦,甚至頭昏、失眠、毛發脫落等症狀。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或畸形、神經及內分泌係統疾患、全身性疾病等都可引發閉經。本處所論閉經隻限於因功能失調所導致,不包括先天性無子宮、無卵巢、陰道閉鎖及生殖器腫瘤等器質性疾病所致的閉經。
痛經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生薑120克,大蔥60克,粗鹽500克,共炒熱,用布包好,敷於小腹部,冷後再炒敷,連用3~6次。
生薑10克,洗淨,留皮;紅糖30克,米酒20毫升,加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5日,從每次月經來潮的第1日服起。適用於頑固性痛經。
豆腐250克,紅糖40克。將豆腐切塊,加水煮湯,紅糖調服,每日2次。
新鮮韭菜300克,洗淨,搗爛,與紅糖60克同煮食,每日早晚各1次。
紅糖15克,茶葉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用。
生薑120克,切碎;蔥頭4個,洗淨搗爛;食鹽500克。將上藥置鍋內炒熟,用毛巾包後燙熨痛處。
幹薑15克,花椒6克,大棗10枚,紅糖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於月經前2~3日起服用,連服5~7日。
當歸、紅糖、米酒各15克。將當歸水煎取濃汁,加入紅糖、米酒調勻,分2次服,月經期間每日1劑。
生薑1塊,連須蔥白3~5條,紅糖150克,胡椒粉1匙。將生薑壓碎,和蔥白、紅糖一起放入鍋內,加2碗水,煮開後約8~10分鍾,再加入胡椒粉,趁熱服下,數小時後隻有微痛,繼續再服,每日3次,即可止痛。適用於痛經及產後瘀血不下。
烏骨雞1隻(1000~1500克),黃芪100克,當歸50克。先將雞剖殺,去毛及內髒,洗淨。黃芪、當歸用紗布包好,納入雞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煨至爛熟後食之。
小茴香15克,水煎服。於月經前3日服用,每日1次,連服3日。
韭菜500克,洗淨搗爛,用紗布絞汁,取汁100毫升,加紅糖適量飲服。服後俯臥床上30分鍾,疼痛即可緩解。
葵花子仁15克,山楂幹30克,炒焦,研為細末,用紅糖60克調勻,分2次衝服,早晚各1次,於經前1~2日開始服用。
棉籽1把,用新瓦焙幹研粉,每服15克,溫開水送服,即可止痛。
艾葉、棉籽各1把,共放新瓦上焙幹,研為細末,每服10克,用醋調服,可立即止痛。
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紅茶3克,共製粗末,以沸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服數日,以在行經前幾日服用為宜。適用於量少、腹脹痛、經色暗或夾塊,或閉經等。
鮮月季花15~20克,開水衝泡,連服數次。適用於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跌打損傷疼痛等症。
山楂肉10克,桂枝5克,紅糖30克,水煎服。於月經前溫服,每日2劑。適用於小腹冷痛、四肢不溫、麵色發白等。
閉經患者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山楂、雞內金各9克,共研細末,每日1劑,早晚分服,開水衝服,連服數日。
山楂肉30克,水煎濃汁,調入紅糖30克,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劑,於月經前的第1~2日開始服用。適用於血瘀型閉經。
墨魚1條,桃仁9克。將墨魚洗淨與桃仁共煮,熟後加佐料,棄桃仁,吃魚喝湯。
粳米、苡仁各50克,白扁豆、生山楂各15克,紅糖3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1劑,連服7日。
羊肉(去脂肪)400克,生薑50克,當歸100克,加水燉熟,去藥渣,吃肉喝湯。適用於血枯經閉、產後出血、腹中虛痛及產後貧血。
鱧魚頭曬幹,燒存性,研末,每次6~9克,用陳酒送服。適用於閉經、月經錯後。
山楂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先將山楂洗淨,切小丁,加紅糖漬半小時。然後拌入洗淨的粳米中一起加水煮粥,食前調入紅糖。每日2劑,溫服。
白鴿1隻,黃酒適量,加水1000毫升。煮爛後食用,每日1劑。
紅蔥頭100克,瘦豬肉500克,加水煮爛後食用。適用於肝腎不足型閉經。
豬肝150克,紅棗20枚,番木瓜1個,水煎服。每日2次。
桃仁15克,粳米100克。先將桃仁搗爛,加水研汁去渣,與粳米同煮粥。空腹服用,每日2次。
生山藥、雞內金各100克,共研細末。每服15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
丹參、紅糖各60克,水煎去渣,代茶飲用。每日早、晚各1劑。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之閉經,症見血色淡黃、精神疲倦、頭暈耳鳴等。
茜草根60克,水煎服,每日2劑。適用於氣滯血瘀之閉經,症見鬱悶不樂、煩躁易怒、胸脘脹悶、小腹作脹、兩脅脹痛等。
綠茶25克,白砂糖100克,共置杯內,用沸水衝沏,浸泡1夜,次日飲服。每日1劑,溫熱頓服。適用於月經驟停,並伴有腰痛、腹脹等。
木槿花30克,水煎去渣,打入雞蛋2個,攪勻即可服食。適用於血瘀經閉、大便秘結。
芥菜子60克,研為細末,每服6克,熱黃酒送下,飯前服用,每日2次。適用於經閉不行1年,臍腹痛,腰腿沉重,寒熱往來。
烏雞肉150克,絲瓜100克,雞內金15克,共置鍋內,加水煮湯,食鹽少許調服。適用於因體弱血虛所致的經閉、月經量少等症。
山楂、雞內金各30克,粳米100克,煮粥服食。每日3次。適用於血瘀閉經、小腹痛等。
山楂糕30克,薏苡仁粥適量,紅糖1匙。將山楂糕切成小塊,拌入薏苡仁粥內,加紅糖調服。
(3)妊娠嘔吐的飲食療法
妊娠嘔吐多發生在受孕後6~12周之間,是妊娠早期征象之一。本症患者輕者出現食欲不振、擇食、晨起惡心以及輕度嘔吐等症狀,一般在3~4周後即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如果妊娠反應嚴重,呈持續性嘔吐,甚至不能進食、進水,並伴有頭暈乏力、惡聞食味、上腹飽脹不適或喜食酸鹹之物等,即為本症。妊娠嘔吐多見於精神過度緊張、神經係統功能紊亂的年輕初孕婦。此外,胃酸過少、胃腸道蠕動減弱等也與妊娠嘔吐相關。
妊娠嘔吐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蘋果汁、甘蔗汁各等分,生薑汁適量,混勻後內服,每次1小杯,每日3次。
竹茹15克,大米50克,生薑3克。先將竹茹煎汁,去渣取汁備用。再將大米、生薑一同煮粥,快熟時兌入竹茹汁即可服食,每日1次。
柿蒂15克,加水煎湯,服用前加入生薑汁10克,連服數次,可見療效。
鮮薑、韭菜各200克,白糖適量。將韭菜、生薑切碎,搗爛取汁,用白糖調服。
鮮薑、蘿卜籽、柚皮各15克。加水1碗,煎至半碗後飲服。
老薑9克,柚皮18克。薑切成片,同柚皮一起入鍋,加1杯水煮至半杯,去渣,涼後飲服。本方稍有刺激性,不可過量服用。
雞蛋1隻,白糖50克,米醋100毫升。加水適量同煮,熟後吃蛋喝湯,每日2次。
活鯉魚1條,洗淨隔水蒸熟食用(不可放油鹽等調料)。
活鯽魚1條,粳米100克。將鯽魚去鱗、內髒,洗淨後與粳米共煮粥,當日分2次服食。
綠豆10克,扁豆、刀豆各15克,生薑5克,加水煎湯,代茶飲用。
生薑30克,烏梅10克,共絞汁擦舌,每日數次。
枇杷葉、竹茹各30克,加水煎湯,代茶飲。
糯米30克,加水煮粥食用。每日4次,禁食冷、硬之物。適用於懷孕2個月後發生嘔吐,服藥不見效者。
鮮芹菜根10克,甘草15克,水煎去渣,打入雞蛋1個攪勻服食。
橄欖適量,洗淨,搗爛,水煎服。每日2~3次。
藿香15克,水煎去渣,加入洗淨的大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連服3日。
生薑汁10毫升,砂仁末5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煮粥,熟後加入薑汁、砂仁末調勻食用。每日2劑,連服3日。
鮮牛奶200毫升,煮沸後加入10克阿膠末,調勻即可。每日2劑,連服3日。
薑汁5滴,陳皮10克,糖水10毫升,溫水衝服。每日數次。
生薑、伏龍肝各60克,童子雞1隻。將生薑切片,加水與伏龍肝共煎,去渣取汁,文火燉雞食用。
薑汁5毫升,雪梨1個(約250克),蓮藕500克,韭菜200克,牛奶250毫升。將雪梨及蓮藕去皮洗淨切碎,榨取鮮汁,韭菜搗汁。將這3汁與薑汁同入牛奶中,煮沸溫服。每日1~2劑,連服5~7日。
(4)妊娠水腫的飲食療法
妊娠水腫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扁豆皮湯:取白扁豆皮15克,秋豆角10克,紅糖20克。將前2味水煎取汁,調入紅糖飲服,每日1劑,2次分服。用治妊娠數月,四肢麵目浮腫,精神倦怠,麵色萎黃,四肢不溫,口淡無味,胸悶不思食,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潤,脈滑無力。
雙豆鯉魚湯:取黑豆、赤小豆各25克,鯉魚1條(500克)。將黑豆、赤小豆用水浸軟,鯉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切塊,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燉熟食用。每日1劑。
四皮湯:取大腹皮、生薑皮、桑白皮、白茯苓皮、白術各18克,白芍6克,大棗5克,木香(衝服)6克。將前7味水煎取汁,衝入木香飲服。每日1劑,2次分服。
苡仁茯苓大棗湯:取苡仁、茯苓皮各9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
茯苓山藥紅棗粥:取茯苓粉、山藥粉各2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先將大棗、粳米洗淨,加水煮粥,熟後兌入茯苓粉、山藥粉,再煮數沸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10劑。
千金鯉魚湯:取生薑、黨參、白芍、當歸各15克,白術、茯苓各30克,大腹皮10克,鯉魚1條(500克),薑絲、蒜末各適量。將前7味用紗布包好,鯉魚去鱗、內髒,洗淨,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燉至爛熟,去藥袋,用蔥、蒜調味食用。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3~5劑。
花生紅棗大蒜湯:取花生60克,紅棗10枚,大蒜30克,食用油適量。將花生洗淨去衣,紅棗洗淨去核,大蒜去皮洗淨切片。油鍋燒熱,下蒜片略炒,投入花生、紅棗,加水適量,燉至花生爛熟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7~10劑。
杜仲枸杞鯉魚湯:取杜仲、枸杞子各30克,幹薑10克,鯉魚1條(500克)。將前3味洗淨,用紗布包好,鯉魚宰殺,去鱗及內髒,洗淨切塊,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燉至爛熟,去藥袋,飯前吃魚喝湯。每日1劑,2次分服。用治妊娠數月,麵目浮腫,下肢腫脹怕冷,麵色晦暗,心悸氣短,腹滿,腰腿酸軟無力,舌淡,苔薄白而潤,脈遲。
黑豆冬瓜黑魚湯:取黑豆50克,冬瓜500克,黑魚1條(500克),蔥白、大蒜各適量。將黑豆用清水浸軟,冬瓜洗淨切塊,黑魚去內髒,洗淨切塊,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燉熟,用蔥白、大蒜調味,佐餐食用。每日1劑。
薑桂茯苓餅:取幹薑、肉桂各6克,茯苓(去皮)60克,麵粉300克,白糖50克。將幹薑、肉桂、茯苓研為細末,與麵粉、白糖混勻,加水調製成餅,入籠蒸熟,每服15~20克,每日2~3次。
地黃山藥湯:取熟地、山藥、茯苓、山萸肉各15克,澤瀉、丹皮、附子、肉桂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鯉魚蘿卜湯:取鯉魚1條(500克),蘿卜150克,調料適量。將鯉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切塊,蘿卜洗淨切塊,共入鍋內,加水燉湯,調味食用。每日1劑,連服10~15日。用治妊娠3~4個月後,先腳浮腫,漸至腿腹,晝輕夜重,皮色不變,行步艱難,甚至腳趾出黃水,精神抑鬱,胸滿脅脹,食少,苔厚膩,脈沉弦而滑。
二皮粥:陳皮15克,冬瓜皮50克,粳米100克。先將陳皮、冬瓜皮水煎去渣,再入粳米煮粥食用。每日1劑。
羊肉冬瓜湯:羊肉、冬瓜各200克,調料適量。按常法煮湯食用。每日1劑,2次分服。
苡仁桂棗粥:苡仁30克,肉桂3克,大棗15枚,粳米50克。將肉桂研為細末,備用。苡仁、大棗、粳米洗淨,加水煮粥,臨熟時加入肉桂末,再煮至粥熟即成。隔日1劑。
赤豆花生牛肉湯:赤小豆200克,花生仁50克,大蒜25克,紅辣椒(幹品)3個,牛肉250克,調料適量。按常法煮湯飲食。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3~5劑。用治重度妊娠水腫。
大蒜紅糖黑豆湯:黑豆100克,大蒜、紅糖各30克。將黑豆用水浸軟,大蒜去皮洗淨切片,加水燉至黑豆爛熟,加入紅糖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
赤豆鯽魚湯:鯽魚400克,赤小豆200克,陳皮10克,大蒜1頭。將鯽魚剖殺,去鱗及內髒,洗淨,大蒜去皮,洗淨,赤小豆、陳皮洗淨,一同入鍋,加水燉至熟爛服食。每日1劑,2~3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