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卷首
“目前這個世界缺失的不是錢,商業社會缺失的是企業家的精神、夢想和價值觀,應該呼喚企業家的夢想、理想、價值觀。”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幾年前一席話在時下依舊有很強的回聲。不久前,在博鼇亞洲論壇分論壇“經濟學家‘六問’: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上,中外企業家和學者對如何點燃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展開了激烈交鋒。
論及什麼是企業家精神,當首推創新,本期《新智囊》對此進行了專題探討,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冒險、創業、堅持……眾說紛紜,如果非要排出一個第二位因素,或許當屬堅持。
堅持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是因為堅持是一種能力,特長、專長是持久競爭力的基本,如果不堅持、不專注,精力和資源就會分散,不僅可能被不熟悉的領域吞噬,熟悉的也可能被自己放棄掉;二是因為堅持是一種品質,好的時候都很容易做,但在困難的時候,大的市場環境、市場低迷、惡劣的情況下,堅不堅持,怎麼堅持,就是一個考驗了。正如網上流行語所講,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會看到希望。
對於企業家而言,除了要有堅持精神外,最為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地追問自己:堅持什麼?為什麼堅持?
應該說,做企業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做投機的,講求的是“機會”與“退出”;一類是做產業的,講求“夢想”和“堅持”!但我們需要明白,很多人是因為“堅持”而實現“夢想”的,而不是因為“夢想”才“堅持”的!
有人問管理大師德魯克:“我如何才能成功?”德魯克回答說:“如果你不改變你提問的方式,那麼你注定不會成功。”此人又問:“我該如何提問呢?”德魯克說:“隻有你先問我該如何貢獻,你才能獲得成功。”
在維珍公司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看來,企業家的精神不是愚弄顧客,不是孤軍奮戰,也不一定是賺很多錢,當然更不是讓工作占據你的全部生活,而是將生活中那些讓你激動和興奮的事轉變成財富。這樣,你才能做得更好,做得更久。
毫無疑問,一個沒有夢想的組織是不可持續的,同樣,在這個組織中的人以及與這個組織利益相關的人如果沒有了夢想,這個工作以及這些合作都是無趣的、不會令人興奮的,當然也都是不可持續的,就更不可能“聚集一種改變未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