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6章 二三八、籌備(1 / 2)

悠悠九千八百二十一年,聖土無春秋,聖土之外的荒獸山穀,卻已是陽春化雪,轉眼又至開春。

這承平萬年的刀魔聖土內,曆經近萬年繁衍生息,自是人丁興旺數以千萬計,連帶門派業已有了林立之相,除卻道中血刀、刀魔、劍魔這三大名門之外,大大小小門派何止三、五十數,儼然便是一個小魔界的模樣。

還有百餘年便是道中大比的日子,各大門派靜謐非常,連往來門人亦是小心翼翼、言輕聲微,生恐驚擾了後山閉關的真傳弟子們。

但得到了刀魔城去,酒肆、青樓上卻是非比尋常的熱鬧,隨處可見各門各派的弟子對酒暢飲,提及自家名聲正熾的某位真傳師兄,目光都會變得狂熱、興奮,甚或為那魁首的歸屬,相互間便是兄弟之交也不見相讓,爭得麵紅耳赤、勃怒廝鬥的場景常有發生。

且不論這酒肆、青樓上的熱鬧,茶樓、菜館,亦是人聲鼎沸,行走在大街小巷,販夫走卒,練攤的、唱戲的,自也有凡人百姓的日子。

畢竟遷徙已是萬年前的事情,拋離那熬煉得氣血充盈、壽命悠長的修道者,就凡人而言,這萬年歲月何其蒼茫,尋常上界人族乃是鐵體胎境,一命不過八百歲,可育八代子孫,八千年已是滄海桑田,而這萬年歲月,漫長得足以淹沒太多的過往。

已然有十之八九的凡人是在刀魔聖土而生的,那背井離鄉的迷惘、淒涼甚或惶恐,早已隨著先古祖輩的逝去而消弭,鮮少有人再知曉。

而對於尋常修道者,早已全神貫注投入到各門各派的明爭暗鬥之中,每日忙於勾心鬥角而煞費苦心,或是宣揚門威與搭建殿舍,也要忙碌得腳不沾地,那萬年前遷徙時的滋味,偶爾回味、追憶時,仿佛已是極為久遠的事了,連回憶都在漸至變得模糊不清。

唯有那些個一心求道之人,比方諸門神主,還有刀魔城中緊閉萬年的主殿大門裏,閉關苦修的呼延與柳煙,萬年歲月沉浸在參悟道法的玄妙裏,便仿佛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連這遷徙之事,時而回想起來,就宛若昨日之事一般,猶自記憶如新。

諸門神主有得道中大比,若是自家真傳弟子在道比中技藝超群,表現優異,他們便能獲得道祖呼延的豐厚賞賜,或得道祖親自授業解惑,或得神境血肉為食,這萬年自是精進神速。其中獲益最大的莫過於血刀、刀魔、劍魔三門的三位神主,破千軍、項濟與燁文,三人境界提升極快,短短近萬年歲月,而今已然站在神境巔峰,正自嚐試著參悟聖域之境的玄妙,環境優越比之魔界諸道的聖徒,怕也不遑多讓。

而有呼延常伴身畔,又沒了門派閑雜瑣事煩心,得以專心致誌閉關潛修的柳煙,本就潛質非凡的她,如今已然將星衍之道參悟至聖域之境,無非如當年的呼延一般,被卡在虛實變化這晉升聖境最後一道關竅上而已。

待到這一步,連呼延亦幫不得她,唯有她自生頓悟,開解個中滯澀,才能踏出這一步,晉升聖境號稱道祖了。

但得近萬年苦修,呼延總算在今日虎目猛張,精芒爆射,周身忽而有萬千刀毫漫衍尺牘之相,渾然天成,卻正是那剛直刀道,也就此悟透了聖域之境的玄妙。

之所以刀氣成就尺牘之相,隻因這尺牘便是天道中剛直的體現,連帶人界朝堂之上,已有仿製這天道剛直的尺牘之物,長有一尺的木簡,若有禦史言官欲以直言死諫,便將血書寫於尺牘之上呈與帝王,並以因言獲罪,受杖刑而死為榮。

是以這尺牘便是剛直到極致的體現,至死無悔,可見一斑。

那刀聖便是以剛直刀道成聖,亦是因剛直不退而受了輪回之罰致死,對剛直刀道的感悟,可謂深得真諦。呼延得了刀聖記憶,是以參悟諸多刀道,除卻與至魔刀道相近的刀道,便屬這剛直刀道最能輕易悟透,是以不過萬年,便自如水到渠成般,將這剛直刀道悟到了聖域之境。

這還是因為分心二用,還要抽出大半心念推衍那《化入輪回熔煉秘法》的緣故,若是全神貫注參悟這剛直刀道的話,等若舊夢重拾,說不得僅需兩、三千年,便足以悟出聖域之境的玄妙。

倒是這《化入輪回熔煉秘法》,經得近萬年推衍、梳理,已然大致推衍圓滿,排除了魔祖暗藏歹心的猜疑之餘,反倒讓呼延對這至境大能愈發敬佩開來。

“這至境大能果然便是至境大能,已然洞悉天道,明察秋毫,功參造化,才能創出這等空前絕後的驚世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