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仁壽宮外(1 / 2)

仁壽四年,西元604年,夏五月。

赤熱炎炎,驕陽似火。

仁壽宮外,執勤的那些左右衛們卻罕見得身姿挺拔、滿臉肅穆,做恪盡職守狀。

左右衛身為禁軍,屬於大隋陛下的嫡係親衛,一直以來,其成員基本都是由各世族大家的弟子。比如那位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的侄子唐國公李淵,就曾經在左右衛中當值。

身為大家“公子哥兒”,其中大部分人入左右衛的目的可不是為了保衛隋文帝,而純粹是來打醬油混資曆的。

因為,左右衛駐守京畿,平素根本就沒仗可打。而廝混一段時間後,將來外放,憑著這段資曆,就可以升為軍官了。

這也是隋時世族子弟們步入仕途的一條很普遍的捷徑。

盡管平素嬌縱慣了,但至此非常時刻,這群公子兵們也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免得在關鍵時刻出什麼差錯,至於原因麼,因為文帝楊堅移駕仁壽宮之後,已經一病不起了。

老板病篤,這些當小弟的自然不敢再像平時那般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否則萬一被上司逮到,來個殺雞駭猴什麼的,那多冤枉啊!

更何況,此刻值守仁壽宮的,可是位狠角色來著,他的名字叫做楊素。

不但是這群公子兵,隨便大隋哪個當兵的,一提起楊素來,無不是又敬又怕。

因為在楊素手下當兵之人個個奮勇爭先,一副亡命徒的架勢。正是憑著這種狠辣手段,楊素方才成就了一代殺將的赫赫凶名。

也可以說,楊素的威名,全都是靠著砍人腦袋積累起來的!

而另一方麵,楊素對於手下那些有功之人,也從來都不吝惜賞賜。

所以,大隋的士兵都敬畏楊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日過中天,太陽正是毒辣的時候,如火的陽光撒在身上,炙熱得氣息穿透精鋼盔甲,幾乎要把人烤成肉幹。

偶有一陣清風拂過,卻沒有帶來絲毫的涼意,反而帶來滾滾熱浪。吸入肺裏的仿佛已經不是空氣,而是岩漿,似乎再翻滾兩下,就能夠把人的肺葉燙熟!

仁壽宮裏的楊堅也知道自己大限已至,他垂淚向大臣們一一告別,並再三叮囑太子楊廣,要克己節儉,善待天下黎民,楊廣也一一含淚拜受。

此刻楊堅正躺在床榻之上,人之將死,楊堅這兩天腦海想到的,都是已經逝去的親人,他的父母雙親,他的阿闍梨,和濡沫共處幾十年的老妻。

但他還是不放心,他一手開創的大隋江山剛剛建立,還有太多大事沒有處理,這些大事凶險異常,一個不慎,就會使他開創的江山覆滅,他執政二十幾年,始終未能下手,他雖然心裏很不甘心,但最終也隻能把這些事情交給了自己兒子。

不過最後在死之前,很欣慰的看到為禍多年邊境的達頭可汗已經被自己斬首了,使得塞北草原起碼可以平靜幾年,讓新繼位的皇帝,能安心下來,休養生息。

“陛下!太子到了。”這時耳畔有宦官輕輕提醒他。

楊堅微弱地睜開眼睛,見兒子楊廣跪在自己麵前,滿臉淚水,他微微抬起手,撫摸兒子的臉龐,慈愛地笑了,低聲低微道:“癡兒,朕要去見你母後,這是好事啊!”

楊廣握住父親的手,淚水撲簌簌落下,最後他失聲痛哭起來,“父皇!”

楊堅此時頭腦異常清明,他聲音低微道:“朕還有幾句話要交代你,叫他們退下!”

楊廣點點頭,對四周宦官和宮女道:“你們都退下!”

十幾名宦官和宮女都退了下去,寢殿內隻剩下楊廣一人,楊廣哽咽著聲音道:“父皇,兒臣謹聽父皇訓誡。”

楊廣點頭道,“兒臣謹聽父皇教誨。”

楊堅長長歎息一聲,“朕思秦之短暫,又思漢之四百年,感觸良多,秦以法治國,強暴而不施仁義,以致天下大亂,漢初以老莊無為而治,後武帝又尊儒術得以中興,最終實現長治久安,皇兒,你要謹記,法以治人,儒以治心,這是漢法治國之道,才是我大隋長治久安之本,朕治如初漢,已使國富民強,希望你能成為漢之武帝,實現大隋中興,完成朕未盡之事業,驅除胡虜,恢複漢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