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3日後症狀減輕或消失,但仍需堅持熏洗一階段。

蛇床苦參湯

【來源】 《妙藥奇方》。

【組成】 蛇床子60克,苦參60克。

【主治】 外陰瘙癢。

【用法】 水煎,先取汁半碗內服,再將餘汁加溫熏洗。

銀花連翹煎劑

【來源】 《古今效驗偏方集解》。

【組成】 金銀花、連翹殼、赤茯苓、車前子、淡竹葉各12克,生薏苡仁15克,懷牛膝、嫩苦參各9克,黃柏、生梔子各6克,生蒼術、淡黃芩各4.5克。

【功用】 清化濕熱,解毒利尿。

【主治】 滴蟲性陰道炎。

【加減】 如為孕婦,去薏苡仁、牛膝,加白術、懷山藥;浮腫,加冬瓜皮、五加皮;頭昏痛,加白蒺黎、夏枯草;胃脘不適、便塘,去金銀花、黃柏、黃芩、梔子,加紫蘇梗、炒白術、扁豆衣;腰酸痛,加桑枝;少腹痛,加柴胡、川楝子。

【方解】 方用黃柏、黃芩、生梔子、苦參清熱燥濕,蒼術健脾燥濕,赤茯苓、車前子、淡竹葉、生薏苡仁清熱利尿,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懷牛膝活血消腫。全方重在清利濕熱,導邪外出。

【用法】 水煎服。

烏梅檳榔栓劑

【來源】 民間。

【組成】 烏梅30克,檳榔30克,大蒜頭15克,石榴皮15克,川椒10克。

【功用】 燥濕殺蟲止癢。

【主治】 滴蟲性陰道炎。

【用法】 將藥研末裝入膠囊內,每日塞入陰道內1粒,7日為1療程。

黴菌性陰道炎方

【來源】 《中藥方劑大全》。

【組成】 黃柏10克,前仁15克,芡實15克,銀杏10克,苦參12克,地膚子15克,蛇床子15克,烏賊骨(去殼研末衝服)10克,甘草6克。

【功用】 清熱除濕,抑黴止帶。

【主治】 黴菌性陰道炎。症見外陰瘙癢,甚而外陰皮膚搔破,有淺潰瘍引起疼痛,白帶多,呈乳白色凝塊(如豆腐渣樣),白帶中可找到黴菌。舌苔黃白薄膩或厚膩,脈象弦緩或弦數。

【方解】 黃柏、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前仁清熱除濕,芡實、銀杏、烏賊骨可除濕收澀止帶,甘草調和諸藥。內服外洗並用,共奏清熱除濕,抑黴止帶之功。

【用法】 1日1劑,前3煎分3次口服,第4煎去渣留汁坐盆,1日1次。

百蛇煎

【來源】 陽易,等。內蒙古中醫藥,1990,(4):12。

【組成】 蛇床子30克,百部30克,苦參30克,白鮮皮30克,鶴虱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黃柏30克,川椒15克,枯礬10克。

【功用】 清熱利濕,抗菌消炎,止癢止帶。

【主治】 黴菌性陰道炎。

【用法】 將上藥濃煎成500毫升藥液作為陰道衝洗液,每日1次,每6次為1療程。

當歸赤芍白芍湯

【來源】 《古今效驗偏方集解》。

【組成】 當歸、赤芍、白芍、炒白術、茯苓、蓽茇各9克,陳皮、木香各6克,砂仁3克,生薑3片。

【功用】 溫經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 經期腹痛。

【方解】 蓽茇溫中散寒,下氣止痛,配伍白術、陳皮、砂仁、生薑、木香等藥,更能加強其解除因寒造成的氣分鬱滯的功效。通過消散血脈氣分之寒,而達到調和氣血,通暢血脈,調理衝任的目的。當歸、二芍等藥合用,加強諸藥溫通血脈寒滯之功。

【用法】 水煎服。

【注意事項】 忌食生冷,避免精神刺激。

老絲瓜湯

【來源】 《中國民間名醫偏方》。

【組成】 幹絲瓜1條。

【功用】 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 痛經。

【方解】 幹絲瓜中絲瓜絡活血通絡止痛。

【用法】 用於絲瓜加水1碗煎服。每日1次,連服3~4天。

瞿麥王不留行煎

【來源】 民間。

【組成】 麥冬、瞿麥、王不留行各12克,炮山甲、甘草各10克。

【功用】 通脈下乳。

【主治】 產後乳水不通、乳少。

【方解】 瞿麥、王不留行、炮山甲均為通乳之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