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皮囊戰爭(1 / 2)

以後的專家學者大約會把現在我們在阿米利加大陸上與敵軍的戰爭看作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因為這是第一次雙方使用動力機甲技術於戰場上。

動力機甲這個概念,最早隻存在於科幻家的幻想中。人類是智慧而脆弱的生物。動力機甲為人類的身體提供保護,同時大幅提高使用者的運動能力,使他跑得快,跳的高,甚至可以飛。動力機甲能給一個人無限可能性,而動力機甲如果沒有合適的使用者,便什麼都不是。它就像一具強健有力的金屬皮囊,而穿著動力機甲的人便是這具皮囊的靈魂。

最初研發的動力機甲無法由普通人完美駕馭,強健的皮囊也需要一個有力的靈魂才能發揮最大的實力。而這個強力的靈魂,便是所謂的喚醒者。目前作戰實驗室負責研究喚醒者的科學家們至今不知道喚醒者是如何產生的,於是尋找可以使用動力機甲的喚醒者幾乎成為了大海撈針般的存在。目前已知的喚醒者都是黃種人,包括阿米利加的亞裔人種,而這一事實非常符合“人種愛國主義的主張”:凡是黃種人都是曆史的創造者,而白人隻是阻礙曆史的渣滓。扶桑人空有黃種人的外表,內裏卻是白人的壞內容,於是也隻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唾棄。

這個情況嚴重阻礙了動力機甲量產化的進行。但是炎黃帝國的主旋律永遠是多快好省。為了能夠盡快研發出適合普通人使用的動力機甲,最終我國的科學家們選擇了犧牲機甲的性能來與普通人的體質匹配。然而他們終究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浪漫情懷的,於是便有了所謂的“赤誠愛國者模式”。這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強製把動力機甲的各項性能強製提升甚至突破極限,而不管裏麵的使用者是否可以承受。

以上是我國研究的動力機甲的概況。至於阿米利加舊政府軍突然冒出來的量產機甲部隊,若陳那天在布爾謝特研究所給我們看的史料照片是真實的話,那麼擁有一半技術的阿米利加聯盟,自然是有生產動力機甲的能力的,隻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研發思路是否和我們一樣罷了。但是我可以猜到一點:他們的機甲至少可以保護使用的白人在地麵上不會受到基因病毒的危害。

戰場報告指出,這些對阿米利加各地人民軍軍事基地發動奇襲的舊政府殘黨軍量產機甲士兵完全無視刺釘步槍的子彈,幾乎以碾壓的姿態消滅了不知所措的人民軍戰士。當然也並不是說他們也就沒有傷亡,反坦克兵使用穿甲彈貫穿過動力機甲的胸口部位,然而在動力機甲比一般士兵更加富有機動性的情況下,穿甲彈殺傷機甲兵隻能算是“意外”,屬於機甲士兵自己大意疏忽的結果。還有一些可憐的人民軍士兵被殘黨軍的機甲兵用高分子振動刀劈成了兩半——看來阿米利加沒有我們的光束固化技術,無法生產光束劍,但是他們利用高分子振動技術研製的近戰武器威力卻也毫不遜色。

至於那個公開向我國宣戰,意圖反攻的白人軍官,正是阿米利加舊政府時代的五星上將萊恩哈特將軍。他是有名的鷹派,也是我們國內曆史教科書,時政雜誌和連環畫中的常客,惡名昭彰。他一直宣揚著所謂的“黃禍論”或者“炎黃威脅說”,所以他成為舊政府殘黨反攻的總指揮也不足為怪。

這幾天以來,我國的量產動力機甲部隊被分成不同的十幾支部隊,與阿米利加的機甲士兵作戰。曆史真是一條首尾相接的怪蛇,最初的戰爭,不外乎是兩軍對壘,短兵相接。隨著科技的發展,直接在戰場上拚殺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幾乎演變成了按下按鈕你導彈來我飛彈去的科技戰爭。現在,似乎回到了曆史循環的開頭了,一群披著全金屬皮囊的人在戰場上廝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