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世紀十五年 八月二十八日
《勝利公報》摘要:
“今天,最後一批人民軍撤離阿米利加,這標誌著我國軍隊正式完成了新老交替,動力機甲部隊已經成為了次時代的主角。不論是對付畸體還是殘黨軍機甲部隊,量產動力機甲無疑比傳統部隊表現更為優秀…..”
“昨天,炎黃帝國最高領導人林將軍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指出,曆史已經多次證明,通過一個黨派來統治國家,是違背曆史發展規律的。勝利革命以來,我們炎黃帝國已經順利實現了無黨化,社會各階層的人民之間沒有黨派的隔閡,一律平等,隻要是愛國人士,均有機會參政議政,為祖國的複興建設獻上一份力。如今,我們更要鞏固無黨化帶來的建設成果,因此任何形式的黨派組織都被認為是非法的,危害國家安全的……”
“我國大陸教育使團近日赴炎黃帝國扶桑特別行政區進行當地教學工作的考察。扶桑各地的中小學已經完全普及了炎黃語的教學,當地的學生已經逐漸用炎黃語代替了落後的扶桑語。炎黃帝國教育部特別督學大使孫傑指出,對炎黃帝國文化的認同,是加強扶桑特別行政區對祖國的歸屬感的重要工作環節。在這一方麵,扶桑特別行政區的工作人員可以借鑒炎黃帝國高麗特別行政區的經驗…..”
“近來,有別有用心的顛覆分子利用國內某些群體的不滿情緒,煽動人民對政府進行示威請願活動。炎黃帝國發言人已發出嚴正聲明,任何意圖破壞我國內部和諧的行為,必將遭到廣大群眾的譴責…..”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期公報摘要的第一條和最後一條新聞是有聯係的。最後一條中提及的“某些群體”,指的便是駐阿米利加人民軍的老兵。在雄赳赳氣昂昂登上阿米利加大陸之前,他們和我國其他的青年一樣,都是滿腔熱血,懷著報效祖國的豪情。而現實的殘酷告訴他們,戰爭不是遊戲。人民軍戰士們為了阿米利加解放區生活秩序的恢複,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刺釘步槍抵抗著畸體一波又一波的侵襲,以及武裝分子的騷擾。盡管有愛國主義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的加持,但是維護解放區和平的代價依舊是巨大的,無數戰士把自己的鮮血灑在了異國他鄉。
後來量產動力機甲士兵成為了阿米利加的主要作戰力量,於是傳統裝備的人民軍戰士終於到了被取代的時候。撤軍行動開始有條不紊不緊不慢地進行,當初遠征異域的人民軍戰士如今被分批地遣返回國內。他們是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人,他們那些不那麼幸運的戰友則是被畸體撕碎,被武裝分子爆頭,被阿米利加的量產動力機甲兵的子彈貫穿,或者高分子切割刀大卸八塊,把身體和靈魂永遠留在了他們為之奮鬥的地方。
而幸存者也並非都是健全地回到故土的。戰爭即使不奪了你的性命,也總要至少讓你有個三長兩短。有的人民軍戰士帶著殘疾的身軀回國,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僥幸健全的人也不得不麵對回國複員之後的尷尬:找不到工作,生活沒有保障。
我們炎黃帝國政府英明的領導人自然不會沒有想到過這樣的情況,於是早早地啟動了一個老兵補助金的計劃:每一位從阿米利加歸來的人民軍戰士,複員之後都可以領取一筆數目可觀的救濟金。而身有殘疾的戰士,則會根據身體殘疾的程度,另有追加的補助金額。
這本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可以完美地緩解人民內部矛盾。然而計劃轉變為現實總是需要時間的,而政府為了盡快安撫這些為國盡忠的勇士,提前把補助金計劃告知了他們。一些缺乏耐心的老兵在等待了一段時間後,開始懷疑老兵補助金計劃的真實性。這個時候,根據領導人的說法,有些別有用心,妄圖破壞我國國內安全的分子便開始利用老兵們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