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乃吉神值日之辰,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個辦事的吉利日子。
祝東風覺得,今日這個日子,擎蒼宜歸來,他們一行人也宜悄悄地遁了去。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快就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一大早,鬼王就召集了一眾鬼臣在鬼域門口候著吉時。
鬼域大道兩旁,或立或跪著許多羅刹們,煞氣青氣的混作一團,氤得半個羅刹城都莊重了起來,鬼氣騰騰複騰騰,好似要直直衝破九霄之上。鬼域自擎蒼去後便一向低調,如今九萬年後,擎蒼複歸,自是要好好地舒展一番。
祝東風站在鬼王身後,因不好意思與離舸說話,便朝著遠處的青玉擺了擺手。青玉即刻會意,攜著撫蘇離舸一行隱在一眾鬼臣之後,伺機而動。
鬼域本是眾鬼集結之地,其中的山水草木皆被沾染上了鬼氣,許是察覺擎蒼要回來了,振奮得以濃烈的鬼氣相迎,是以吸引了周邊一些沒甚見識的小鬼來,亦在鬼域門口堵著,想要一瞻創世鬼王擎蒼之風采。
道路兩旁為迎接擎蒼而栽種的蔓珠莎華妖妖灼灼,微風送來一陣陣迷蒙的花香。
隨著鬼王立了許久,祝東風偷偷地揉了揉站麻的雙腿,心底裏已將擎蒼問候了十八遍,本來想要問候他祖宗的,不過擎蒼太老了,老到自己不知道他祖宗是誰。正無語望天,心中默數到剛剛飛過的第三百一十三隻駭雀時,忽聽得一聲悠揚的鸞鳴。
祝東風以為不過是擎蒼歸來罷了,甫一抬頭,半空中列出的陣仗卻將她唬了一跳。
抬眼過去,二十一隻青鸞依次盤旋於半空之中,羽色華麗,青如曉天,在空中泛著柔和的光芒。聲聲和鳴不絕於耳,鳴音繞梁,令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鸞鳥鳴畢,鬼域之門徐徐開啟,銀光乍現。逆著光現出一副欣長的身影。
“唔……看起來也沒有三頭六臂嘛,看這身形也沒有多健壯。擎蒼不是長得很剽悍嘛……”祝東風心中腹誹,那身影看起來實在是不像傳說中的身姿健壯、英武不凡。
祝東風在重羽峰長大,千八百年來,神魔大戰已經中止,四海八荒的戰事也不再頻繁,偶爾有那麼一兩場仗,也是小打小鬧,上不得台麵。要看打仗,便隻能從《四海八荒隻大戰史略》之類的話本子中窺得一二,神往神往。
這一類的典籍中,有時也能見著擎蒼的身姿。眾人皆讚他神姿威武,在鬼域之戰中立於不敗。祝東風私下裏還將他那威武的神姿描摹了一番,覺得這位敢於將重羽擄走作鬼後的鬼王,定是有著三頭六臂,眼睛如炬,銅鈴般圓,茶壺般大,耳朵如蒲扇,耳垂至肩,方額闊口,肩膀如同昆侖山的山峰一樣高聳,胸膛如同四海一般寬闊。哈出一口氣便能刮走一個人,跺跺腳便能將房屋給震塌。
祝東風深以為如此才能顯出他英武不凡的強健英姿,英武不凡的耳聰目明,英武不凡的豪氣衝天。
是以聽得擎蒼要歸來,祝東風心中其實是有些好奇且雀躍的,她想看一看,這擎蒼到底長得什麼樣。
然而銀光過盛,祝東風眯了半天眼,也沒看清楚遠處那人,隻隱隱約約看見個稍顯單薄的影子。還未來的及再去看一看清楚,忽聽得那人一聲嗤笑,聲音說不出地有些怪異的熟悉:“你們這些小輩們,也忒因循守舊了些,鬼域的禁製數萬年如一日,竟絲毫未有什麼推陳出新。”
鬼王激動地滿臉扭曲,忙率諸臣跪迎。
“恭迎我王歸來!”
眾鬼齊聲道賀,烏泱泱跪倒了一大片,祝東風未來得及看過去,也跟著一眾鬼臣跪了下去。
直至遠處上方的人道了聲免禮,祝東風才抬起頭來,看清了那人的長相。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祝東風如被雷劈中,一時間呆若木雞。
這人,這人長著一張季年的臉,他他他,他分明是季年啊!
祝東風掐了把手頸子,搖了搖頭,唯恐自己看錯了,可是再睜大眼睛瞧過去,那神態,那麵容,端地就是季年無疑啊!
此時,祝東風差一點就叫出一聲季年來,還未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鬼王卻率先紅了眼圈,撲通一聲又跪倒在地上,顫聲道:“先王終於複歸了!前幾日裏,玄孫夢見千條瑞氣從鬼域通往仙界之門洶湧而來,直衝刹明宮,卜了一卦又一卦,卦象顯示是魂兮歸來的大吉!雖想過許是您老人家要回來的吉兆,卻總不能置信。今日親眼見到二十一隻鸞鳥和鳴於青冥,您踏雲而來,我王走了九萬多年,如今,總算是回來了!”話畢,已是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