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木蘭習得武技‘分身斬’,感覺實力有所提升。”花木蘭頓悟的卻是武將技。
在孫夏和花木蘭接觸石碑後,無字石碑便化為灰塵被風吹去,不複存在。
“真是神奇。”孫夏第一次見到來曆莫名石碑,不由感歎。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主公不必驚異。”花木蘭卻習以為常。
其實在她看來,孫夏能把她召喚出來才是最神奇的事……
“木蘭將軍新習武技,不日啟程前往潁川、洛陽時又能多幾分保證了。”對於孫夏來說,自己的部下當然是越強越好啦。
“主公為何打算前往潁川、洛陽?如今戰亂頻繁,貿然進入其他勢力的地盤,豈不是很危險嗎?”花木蘭陪伴在孫夏一側,不解地問道。
“你可能有所不知,潁川乃是名士彙聚之地,特別是荀攸荀彧兩叔侄,當世王佐之才,得其一,便可保後方無恙。”孫夏對其他人沒什麼印象,但是他隱隱記得荀攸荀彧的確是潁川人。
“王佐之才?他們比藺相如軍師還厲害嗎?”花木蘭不了解內政,好奇地問道。
“不能這樣簡單相比。藺相如是外交方麵的人才,讓他一個人處理政務,多少有點用錯地方。而荀攸善謀,荀彧善政,如果能為我所用,大事可成矣!”孫夏打著挖曹老板人才的主意。
其實孫夏心中第一選擇是挖劉大耳的人才,但是劉大耳的人太難挖了!首先隻要劉備活著,張飛關羽打死也不可能投靠他孫夏。其次,趙雲現在在幽州公孫瓚手下,黃忠在長沙太守韓玄手下,天高地遠,孫夏鞭長莫及。最後,馬超此時才十三四歲,龐統十或十一歲,諸葛亮九或十歲,還不知道在哪裏玩泥巴,即使孫夏強行把他們擄來,也幫不上什麼忙,還可能讓他們喪失各自的奇遇。
所以比較早熟的曹老板的人才成為了孫夏的首選!
“木蘭不懂這些,隻管護得主公安全。”花木蘭似乎對政務不甚感興趣。
在民間傳說中,花木蘭戍守邊關十餘年,皇帝因她的功勞之大要賜予她官職,花木蘭卻並無意官場,卸甲歸田。如今看來,還真是這般,並不貪圖高官厚祿。
“哈哈,如非所需,我也隻想率領大軍,馳騁天下,縱橫中原。但是內政乃是軍國第一要務,軍隊來源於內政,還是需要能幫忙人打理的。”花木蘭的個性還是很符合孫夏的胃口的。
雖然武力和許褚、典韋這樣的專職護衛沒法比,但關鍵作為親衛軍統領,忠誠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說的是,隻可惜木蘭不懂政務,幫不上主公的忙。”花木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木蘭將軍不必過謙,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隻要用對地方就是極好的。”
孫夏覺得花木蘭的思想很危險啊。如果讓典韋來處理繁雜的政務,郭嘉手持菜刀上陣殺敵,那麼即使他孫夏手下有再多猛人也無濟於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