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統禦宋朝廷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屢次擊敗蒙古軍隊,嘉熙四年宋理宗授孟珙寧武軍節度使。嶽飛年僅31歲建節,使其他將領都十分眼紅。而45歲的孟珙憑借傑出的戰功獲得了宋廷的高度認可,是靖康之恥後繼嶽飛、畢再遇的第三個節度使。”
在魯肅和周泰退下後,張居正便給孫夏補曆史知識。
孫夏聽後訝異,嶽飛不用說,家喻戶曉的宋代第一猛將啊,“精忠報國”的故事誰不知道啊!別說是他自己本身,就是和嶽飛有點關係的人,那都是杠杠的一條好漢啊!
這樣說來,孟珙在南宋也是牛得不行的超級防禦型武將了,竟然能同時兼顧長江戰場和四川戰場,屢次擊退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軍團,保住南宋數十年平安。據張居正所說,後來在釣魚台弄死蒙古大汗蒙哥的宋將王堅當初還是孟珙忠順軍中培養出來的武將。
“如此說來,孟珙在臨安朝廷的地位還頗為重要。可惜這樣一個人卻在荊南,我是鞭長莫及啊。對了,畢再遇又是何人?他也很厲害?”在張居正麵前,孫夏也沒必要不懂裝懂,而是虛心問道。
“畢再遇晚年的時候請求解甲歸田,皇帝都不許,還給他加官,最後官至指揮使,主公認為他厲害嗎?”張居正說道。
“臨安朝廷人才濟濟,有嶽飛、韓世忠、畢再遇、孟珙、王堅等將領可用,竟然還屢屢被金、元兩軍擊破,實在可歎。”孫夏感慨道。
別的人他可能不清楚,但是嶽飛北伐未果真稱得上是莫大的遺憾。
“所以攻伐之事,並非兵多將廣就可成事,還需主上駕馭有方、後勤充足、順天順時。”張居正借此機會向孫夏教育道。
“叔大說的是。”張居正對於孫夏來說簡直是百科全書,孫夏一向很倚重他。
兩人談話間,花木蘭帶著前方的戰報而至:“前方急報,貂蟬妹妹和荊州馬家成功策反樊城守將吳巨。趙雲與蒙恬兩位將軍驅逐敵將文聘至漢水,斬首超過三千,俘獲近五千。現在趙雲將軍守樊城,蒙恬將軍回師白水,困守白水城。目前漢江以北劉表隻有白水城尚在呂文煥手中。”
“恭喜主公新得樊城,既得樊,可望襄,不出一兩年,荊襄可為主公所有。”張居正恭賀道。
“此次得樊城,多虧影衛暗中籌劃,以及郭嘉出謀。叔大,你先與廉頗留在新野,我與郭嘉去樊城一趟,順便將白水城攻下,為攻陷襄陽做鋪墊。”聽到前方大勝,孫夏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也想到前方馳騁。
襄陽離樊城隻有一水之隔,樊城淪陷的消息瞬間傳遍整個襄陽地區,頓時人心惶惶,百姓每天談論的都是麒麟軍幾時會跨江打過來。
“好一個吳巨,虧我這麼相信他,卻辜負我的信任!蔡中,你率兩百軍士去將吳巨家眷抓來,押到漢江口斬首!”近五十歲的劉表聽到吳巨投降的消息,氣的全身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