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東漢末年幾乎被人遺忘的幾個王爺在祖逖和劉琨兩個人的教唆下,認為能效仿當初光武帝劉秀的故事,重新恢複漢朝,為漢朝再續兩百年國運。其實祖逖和劉琨兩人本來對晉王朝忠心耿耿,但是這是三國啊,司馬懿不過十歲出頭……所以他們就琢磨著能不能恢複漢朝正統地位。
這也就算了,他們偏偏在曹操、陶謙、孫夏中挑了最近沒有戰事,比較富庶的汝南郡。
他大爺的!秦瓊聽到有敵軍叩境,立馬抄槍把軍隊拖到前線去。他可是好不容易治理汝南郡有模有樣,千萬不能讓敵人燒殺搶掠一番,不然什麼都沒了。
“秦瓊將軍,陳王劉寵散盡家財,攏聚十餘萬部眾,令劉琨由陳國方向進攻,號稱五萬兵馬,陳國方向告急!”
“報,梁王劉彌從梁國方向進攻,號稱八萬兵馬!”
“沛王劉曜率援軍來支援祖逖,聲勢壯大,號稱十萬兵馬!”
一條條鬧心的戰報傳來,猶如火上加油。
“五萬八萬十萬,加在一起二十三萬,真當我不知道他們的虛實嗎?”秦瓊眉毛一挑。
一旦打起仗來,誰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實力往死裏吹,說是二十多萬的軍隊,可能就誇大了十倍八倍。一些書籍中甚至動不動就八十萬,弄的好像整個郡的婦孺老幼都去打仗了一樣。
“可是將軍,我們目前兵力防守有餘,但是進攻不足、無法分兵,恐怕相持日久,隻要一個點被敵人突破,整個防線都會崩潰。”被孫夏安排為秦瓊部將的黃巾將領何儀對秦瓊說道。
何儀本來還擔心投靠孫夏以後不會被孫夏重用,不過孫夏卻放心地讓他擔任汝南郡軍隊第二把手,使何儀頗為感激。
“我們原先的計劃是正麵擊潰敵人最精銳的祖逖部隊,然後各個擊破。不過祖逖比泥鰍還狡猾,始終不與我們決戰,而是拖住我們的主力,讓陳王和梁王攻我們側翼。”秦瓊徒有一身武勇,也被對方過多的人數給牽製著,像是一拳打到棉花上無處使力。
“要不要我自帶五千人去打敗陳王與梁王?”何儀問道。
“此事還是等到主公來吧。我們兵少,再分兵就更弱了,千萬不要被敵人的詭計得逞。”秦瓊說道。
其實吧,他對何儀的軍事能力是有疑問的,要何儀訓練軍隊、討伐山賊還可以,但是以五千兵力對付敵人數萬的話,估計也是羊入虎口。為了照顧何儀的麵子,隻好客氣。
秦瓊要等待的孫夏援軍,還沒有出發,因為孫夏還沒有決定派誰,以及派多少人去。
許昌刺史府,孫夏正驚訝地看著自己再次召喚出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