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老農夫的詛咒(2 / 2)

可問題是,隨著科尼亞複國軍在麵向曼恩行省和拜林斯王國的方向修建防禦設施,拜林斯王國本土和曼恩行省的拜林斯軍隊立刻行動起來,雖然成千上萬拜林斯士兵並沒有開入科尼亞,增援兩座就在邊境上的、掌握在拜林斯人手中的兩座重要邊境城市,而隻是停留在了邊境線上,可是區區十幾裏的距離卻足以讓他們迅速馳援自己的戰友。

這種情況讓雪特將軍不得不打消了出其不意奪回兩座邊境城市,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想法,不過這並不是讓雪特將軍感到苦惱的原因,畢竟,在這位科尼亞複國軍最高統帥,也是科尼亞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的將軍心中,那兩座緊挨著曼恩行省和拜林斯王國本土的邊境城市原本就不太可能奪回來!

可問題是,隨著拜林斯軍隊在邊境上積聚起越來越多的軍隊,即使這些軍隊並沒有跨過邊境,沒有進入那兩座隻有區區千名左右士兵把守的城市,雪特將軍也不得不一天天給予它們更多地注意,並不得不調動越來越多的軍隊,去防備拜林斯軍隊可能的大規模進攻。

用大量的士兵防備敵對勢力潛在的威脅,這是所有國家、軍隊的一直做法,在這一點上雪特將軍沒有任何錯處,可問題是,每當雪特將軍認為,自己調動的士兵數量已經足以應付潛在的威脅時,這位將軍就會得到最新的情報,拜林斯王國又往邊境地區增兵了!

就算士兵數量不可能和敵人一樣多,訓練水平也不可能和拜林斯軍隊相比,可是雪特將軍也不會讓這種差距加大到失去平衡的危險境地,所以雪特將軍一次次向兩個主要方向調派軍隊,而當十萬科尼亞複國軍的百分之七十都用於應對兩線的威脅,卻依舊無法讓情況有所好轉時,雪特將軍唯一能做的就隻有招募更多的士兵了。

阿拉貢城下的科尼亞複國軍保持在最低的水平線上,三萬名士兵是雪特將軍所能承受的底線,而在其他方向,在曼恩行省和拜林斯王國本土的方向上,雪特將軍的底線則與阿拉貢城完全不同。

做不到科尼亞複國軍士兵與拜林斯士兵一比一的比例,可是至少也要保住一比二這個最低限度,如果連這個比例也無法保持,那麼………

憂心忡忡地看著地圖,看著地圖上標記出的拜林斯軍隊的位置與數量,雪特將軍憤怒而無奈地發現,在曼恩行省和拜林斯王國兩個方向上的敵軍數量竟然超過了十五萬,而這個數字還遠遠沒到拜林斯王國吃力的地步,按照雪特將軍得到的情報與估算,拜林斯王國至少還能拿出十五萬訓練有素的士兵來!

雖然拜林斯王國不可能把三十萬這樣一個龐大到另雪特將軍想一想,背後就會滲出一層冷汗的數量的軍隊,全部投入到科尼亞來,可是即使隻是其中的一半,也足以讓雪特將軍拿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拿出科尼亞能夠動員出的一切力量應對了。

隻是,當成千上萬名本該為科尼亞王國複興貢獻力量的老兵,卻作為俘虜關押在遙遠的戰俘勞動營裏,當雪特將軍手裏隻有區區萬名老兵,其餘都是才征募的菜鳥時,當雪特將軍意識到,僅僅是武裝自己手下這支新兵占了絕大多數的軍隊,讓士兵們不至於太過寒酸,不至於拿著菜刀上戰場,就花去了自己到手的每一個銅板時,雪特將軍就無法不對自己一定會麵對的敵軍感到頭痛了。

科尼亞王國之前的失敗也委實太徹底了一點,科尼亞王國多利安投降的也太快了一點,所以挾持基爾尼親王逃跑,並一路掙紮至今的雪特將軍注定要麵對數不勝數的困難。

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繼續做下去,即使困難重重,雪特將軍也一定會堅持到底,所以,當雪特將軍仔細認真地看完了關於拜林斯王國邊境軍隊調動的最新情報,著重反複看了幾遍有關拜林斯王國本土方向正在集結的統帥是圖倫將軍的數萬,並且所有跡象都表明,一旦拜林斯王國決定動手,那麼圖倫將軍很有可能會第一個衝入科尼亞的幾頁情報,雪特將軍終於下定了決心。

今年已經來不及了,再有一個月就會進入冬季,不過最遲明年春天,拜林斯王國一定會行動,而到那時,科尼亞複國軍,還有我,將迎來決定命運的一戰,所以,在那個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之前,讓我的軍隊、我的人民盡量多做一些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