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絢爛綻放的和諧文明之花(1 / 2)

絢爛綻放的和諧文明之花

一線傳真

作者:西門

和諧是這樣建成的

倒生根社區轄區麵積15平方公裏,算是城郊結合部,服務對象既有城市居民,又有農村群眾。2006年建立了工會組織,2008年,社區工會被思茅區總工會確定為基層工會示範點,按照規範化的“十有”標準進行建設,做到“有領導班子,有工會牌子,有工會印章,有工會辦公室,有工作方案和活動記錄,有規章製度,有活動場地,有經費來源和獨立賬戶,有宣傳陣地,有會員檔案資料”。至今,工會會員已發展到1839人。

不過這些會員中,大部分是改製企業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退休職工,許多人都要承擔養家糊口的重任。如何讓他們重新上崗實現再就業,是社區的頭等大事。

就在記者前去采訪的時候,在社區居委會主任李學良的辦公桌上,一份普洱市保安專業學校的“招聘啟事”映入眼簾。這家保安專業培訓基地因業務發展,需要招聘管理崗位和保安督察員、武裝押運員、娛樂場所特勤保安員、銀行網點保安員、電廠守護員多名,年齡放寬到50周歲,這對社區下崗工人、複轉軍人和農民工而言,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李學良介紹說,除了別人上門招聘,社區也隨時跟公安、工業園區等單位緊密聯係,關注用人動向,提供人才信息。2年間,已為交通協管、公司保安、林業公安等提供就業人員165名。

在普洱城中的多塊巨石上,鐫刻有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程思遠的一幅墨寶:“中國茶城”,這個稱號是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命名的,經過多年的經營,普洱茶已成為普洱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一張標誌性名片。

2013年,倒生根社區被思茅區總工會確定為茶城“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和“雲嶺職工人才工程”示範點,製定了“一活動一工程”實施方案。社區率先成立的,就是就業服務中心,工會配合有關部門,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信息、谘詢和安置服務,幫助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26人,為8名女工安置了公益性崗位;拓寬就業渠道,開發車輛看守點、垃圾清掃、清運等就業崗位14個;組織66人參加廚師、插花、電腦、理發、十字繡等免費培訓,另有2期140人參加了養殖、茶葉種植培訓;社區一位支部書記在江城縣有一處咖啡種植園,用工高峰期可以提供季節工500多人。社區近水樓台先得月,為58名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單親職工文夢麗的孩子正讀高中,社區工會為她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為她解除後顧之憂,還為她聯係了家政服務。目前,社區已為596名特困居民辦理了低保。

去年的一天,李學良等人發現一名婦女坐在南屏鎮政府門口哭泣,經詢問,這名婦女因購買摩托車的發票丟失,一時間無法為車子落戶。李學良叫來社區工作人員,為她補辦了發票,順利辦理了落戶手續。

基層事無巨細,需要大家共同攜手,無私奉獻。倒生根社區成立的誌願者隊伍,就有221名社區居民報名參加。他們參與社區管理,開展了禁毒防艾、環保宣傳、清洗小廣告等誌願服務,轄區內有一條300多米長的大道,長期得不到治理,去年,社區協調資金,將道路進行了重新鋪設,徹底解決了髒、亂、差、臭問題。

倒生根地處城郊結合部,常住人口近2萬人,流動人口7000多,管理上有一定難度。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社區成立了家長學校,設立青少年校處活動站,積極參與到網吧的清查、監督管理工作中,營造了健康的生活環境。

社區工會開展的幫扶慰問、文明社區、無毒社區、先進職工之家等創建活動,在文明和諧社區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工會慰問困難職工39人次,發放慰問金19500元,辦理職工醫療互助419人,報銷互助金28700元。兩年間,社區共評選了60戶“文明家庭”、10名“巾幗標兵”,簽訂“平安家庭”創建責任書6100戶,與156家出租房主簽訂了治安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