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生存之道
視野
作者:龔潯澤
前段時間,筆者有機會得以近距離地感受獅城的風土人情和製度文化,感觸良多。赤道附近的室外其實並不適宜人居,作為熱帶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的成功並非偶然,經驗彌足珍貴,新加坡可供中國學習借鑒的潛能遠未充分發揮。
第一印象
新加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國家”,綠化覆蓋率達到70%,陸地麵積的9%規劃為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擁有大麵積原始雨林的城市之一;全島占地20公頃以上的公園達44個,3畝見方的街心公園有240多個;島中央僅有1.6平方公裏的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有840多種花朵植物,樹木品種甚至超過整個北美洲。這些植被和綠化,連同周圍廣闊的海洋、周邊國家工業發展程度相對不高、降雨頻繁且雨量充沛等因素,成就了新加坡堪稱一流的空氣質量,也有效緩解了新加坡靠近赤道、不時熱浪襲來的灼熱感。
新加坡隻有714平方公裏,卻居住了518萬人,人口密度在國家當中僅小於麵積1.95平方公裏的袖珍之國摩納哥,但並無擁堵和逼仄之感。新加坡的道路占國土麵積的12%,無論住在哪裏,300米範圍內都有公交車站。
深入新加坡的街巷市井,不僅能遇到不同的膚色和著裝、聽到不同的語言和腔調,也會看到不同功能和風格的房屋建築次第分布、相互襯托。
新加坡人每4年人均壽命增加1歲,目前已決定將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67歲。新加坡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公積金製度,有工作就有公積金,不僅比例不小,而且覆蓋購房、養老、看病、上學、投資等不同用途,但新加坡卻沒有社保、沒有醫保、沒有養老金。無論是政府官員、法定機構雇員、警察、教師還是企業職工、非營利組織員工,都得靠自己55歲時公積金養老金賬戶中的留底資金到65歲後按月返還。這看似不講人情,卻也最大限度地激發了新加坡人工作和創造的熱情。
生存之道
新加坡缺乏縱深,沒有回旋餘地,經不起失誤和折騰。這決定了新加坡要想生存,決策必須慎重;要想領先,舉措務必高明。
新加坡獨立之初,島上除了花崗岩幾乎沒有什麼自然資源,不僅地表水不夠自給,甚至連地下水都沒有;華人雖占絕對多數,但馬來人卻更早移居此地,四大種族信仰不同,缺乏基本的政治共識,即使在華人內部也有土生、閩南、潮汕、廣府、客家等文化差別。從外部看,原本是馬來亞一部分的新加坡,在馬來亞聯合東部婆羅洲上的沙巴、沙撈越組成馬來西亞後,並沒有得到想要的歸宿感,最終也被聯邦踢出。地處奉行“馬來人至上”的馬來西亞和先反對組建馬來西亞、後強烈反華的印度尼西亞之間,新加坡任何政策取向和政治言論的不慎都可能招致國家生存的危機。而爭取西方認同支持和東方容忍諒解,平衡與日本、印度、中國以及中國內部大陸和台灣的關係,也一直伴隨著新加坡的曆史。
在李光耀以及吳慶瑞等老一輩新加坡領導者的設計下,新加坡以英式議會民主為藍本構建出獨特的威權政治模式。新加坡的黨內監督、議會監督、輿論監督都無特色,其政府的廉潔更多地源於李光耀本人的帶頭垂範以及法律嚴厲的懲處措施。對人民行動黨而言,執政的合法性來自於選舉,5年一次的大選是對他們最現實的考驗。這雖然帶來了巨大壓力,卻也逼迫執政黨更加埋頭苦幹、更能務實適變。
對於重大的政策分歧,李光耀及人民行動黨政府堅持從實用而不是感情出發。當年,麵對華人居多的實際,新加坡確立馬來語作為國語,英語作為政府工作語言,並逐步鞏固了英語在國民教育中的媒介語地位,打消了西方和周邊國家對其“第三中國”的顧慮,也使新加坡在語言上與英美等國完全接軌。
發展有度
在整個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麵積最小,人口也僅多於文萊、東帝汶這些鄉村為主的國家,新加坡最顯著的地理優勢是位於馬六甲海峽與南中國海交彙之處。鞏固新加坡發展優勢,既需要穩步提升貿易和物流中心建設水平,更需要打造本土的、周邊難以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新加坡來說,性價比最高的金融和科技是最適合的方向,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人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