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酒宴(1 / 2)

中國古代的文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時代:先秦經典(含遠古傳說,詩歌,楚辭)及諸子百家學說,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

當楊帆看見柳如霜的最後一題時,就決定讓元代雜劇奠基人,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曲四大家”之首關漢卿的經典曲目《不伏老》出現在這個世界。

宋朝也有戲曲,宋代的雜劇,但是都沒有流傳下來的。

楊帆剛唱完,周圍眾學子滿堂喝彩!

柳如霜巧目顏兮的對楊帆輕輕的行了一禮:“楊公子高才,奴家早已聽說,今天倒是奴家給楊公子添了許多麻煩了。”

楊帆嘿嘿一笑:“柳姑娘言重了,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嘛。”說完楊帆還輕挑的向柳如霜挑了挑眉。柳如霜俏臉微紅,羞澀的低下了頭。

祝英台看見後有些慍怒的低聲對楊帆嗬斥:“楊兄,男子漢大丈夫怎能沉迷在女色之中呢?”

楊帆看著祝英台慍怒的表情看的有些微愣,隨後急忙回過神來在心中想道:楊帆啊楊帆,你可是勵誌要娶妻納妾的人,怎麼能看著一個男人的臉入迷呢?你可不是玻璃啊。

楊帆義正言辭的對祝英台說道:“英台言之有理,男子漢大丈夫,理應為國效力,不可沉迷於女色之中。”

祝英台被楊帆的一番話和嚴肅的表情給糊弄過去,笑著說道:“楊兄能明白那可真是再好不過。走吧,去吃飯吧,我請客。”

“楊兄出口成章,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真是令人佩服啊。”

楊帆與祝英台一愣,回頭一看,一名俊美不已的男子向自己施禮,此人乃是王玉。

兩人急忙回禮,並互通了姓名。

楊帆暗自讚歎古人的早熟,這個潘玉看起來也不過是十五六歲,放在現代的話,也不過是個懵懂的高中生。但看潘玉的言談舉止,已經頗有大家風範。

三人相談片刻,王玉提議道:“以後大家就是同窗了,今日在下做東,請大家聚一聚,不知二位能否賞臉?”王玉最後的眼光了落在了楊帆的臉上。

“那就多謝王兄了,我這早就餓了。”楊帆咧嘴一笑。現在他找到點上學時候的感覺,聚餐什麼的很正常嘛。

王玉一愣,這種時候都要說點客氣話的,卻沒想到楊帆這麼直接,也笑道:“楊兄倒是個痛快,我這就去邀一邀,看還有誰去。說實話,我也有些餓了。”

祝英台在一旁說道:“楊兄還真是來著不拒啊。”

楊帆不客氣的說:“有吃就吃,哪那麼多話啊!”

龜山書院離西湖不遠,在湖邊的天仙樓上,諸人紛紛落座。酒席是早已定好的,一會兒功夫桌上就擺滿了菜肴。

楊帆一肚子按耐不住的饞蟲,雖然在這個世界是貧苦出身的。

但楊帆本來是個現代人,還算可以。,下個館子,吃點葷腥再正常不過了。自從穿越後,就自己一個人。

雖然有老師的經濟支持,但是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如果再說什麼嫌棄的話,楊帆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這種表現統稱為:窮怕了。

所以他不但要吃,還要很開心的吃。隻是這種日子確實難熬。楊帆回顧以往,化悲痛為食量,狠狠的夾了一個雞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發誓以後闊了,頓頓都要吃雞腿。

旁人都在議論廣大前程,國計民生。楊帆兀自同雞腿戰鬥,並許下為了頓頓吃雞腿而讀書的偉大誌願。好在人多,大家都隻顧著發表自己的高見,不怎麼注意旁人。

隻有王玉不時一個眼神灑過來,感到有趣。不在乎旁人眼光的狂生他也見過,但這麼狂法的他還真是第一次見。不一會連他都暗自懷疑,這雞腿真的那麼好吃,也夾了一個嚐嚐,卻感覺還是原來的味道。

這麼多人,自然不能坐著幹吃,而讀書人也不可能像市井之徒那樣猜拳,就有人提出來吟詩賭酒,眾人紛紛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