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9回:彭羽反思(1 / 2)

第0459回:彭羽反思

長安,官道。

“怪哉,怪哉,何其怪哉……”

一老道一臉驚奇的在長安街道上探頭探腦,仿佛頭一次見到長安這等規模的都市,沿路都是大驚小怪的狀態。

老道的奇怪舉動,引起了街道上孩童的注意,孩童們皆對著老道嬉鬧不已。

老道不以為意隻是滿臉詫異喃喃的道“依老夫算來,這西涼之水乃‘幾’字之勢,卻被人在‘幾’字之下加了一橫,此乃封‘口’之煞,屬被困四方,進退無路,無糧無食,餓殍遍野之相,為何看起來卻截然相反?真是怪哉……”

“難道老夫真的算不準了?不可能啊,唉,還是繼續前往再看看吧。”老道搖搖頭,一臉的茫然,為一探究竟,隻得繼續往金城方向前行了。

…………

金城,府內。

自大水消退以後,彭羽的善後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因為任務明確,又眾誌成城,且彭羽的威信雖未能達到賈詡所言的“一言九鼎”,但至少也是“聲威大震”。

如此情況下,善後的工作自然是“卓有成效”且“如火如荼”了。

善後,最關鍵的無非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糧食。

糧食對於彭羽來講問題不大,隻是苦了彭羽的騎兵往來運送罷了。

形勢一切良好,按理說,彭羽應當比較清閑,隻可惜事與願違,彭羽身體上放鬆了下來,可精神上卻更加繃緊了。

這隻因西涼之中短短幾個月內出現的各種問題,簡直讓彭羽目不暇接,驚心動魄。

而這些事情的發生充分暴露了西涼政治體係的漏洞以及放任自由的惡果。

所以幾天的時間裏彭羽都躲在金城府內,幾乎都不出門了,一直在苦苦思索著,自責著且反思著。

一直以來,彭羽都在為國、為君王、為百姓、為自己的生死存亡苦苦奮鬥者,每一次出征與守城無不在生死攸關的邊緣,所以也造就了彭羽極度“重武輕文”,隻將注意力放在“軍權”之上,對於“政權”幾乎撒手不管,甚至就連“商權”也比“政權”讓彭羽操心的多。

正因為彭羽對“政權”的一切事物聽之任之,才導致了如今政治上的混亂以及西涼的動蕩,這些雖然沒有人敢斥責彭羽,卻讓彭羽的內心覺得難辭其咎。

就像彭羽帶回了大批的黃巾俘虜後,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如何養活這批人之中,對於這批俘虜更是放任自由,甚至談不上任何的管理,雖然智囊團向彭羽提出過多次看法,可彭羽卻絲毫沒放在心上,所以這批人突然暴亂,才會讓彭羽如此措手不及。

就像建設大壩、渠道一般,因為遠景極好,所以彭羽才會高昂著頭顱力排眾議,一意孤行,可實際上這項決策固然是好的,未來的效應也是無窮大的,但是卻操之過急!

黃河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華夏的兩條龍脈之一,而彭羽在龍脈之上加了一道枷鎖,雖然隻是在彎道順勢而為,但至少也是落入了有心之士的口實,所以才會被人利用,煽動了西涼的百姓。

若是彭羽循序漸進,讓西涼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想必此事將順理成章的完成,絕不會造成現在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