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2回:戰河北三
194年7月。
彭羽對“陽平”蠢蠢欲動,這心思一旦起來,幾近壓製不住了,因為彭羽的七萬鐵騎若是一旦衝鋒起來,這河北之地如何能抵擋呢?
可彭羽欲要立即出征的決心,卻遭到郭嘉與戲誌才的反對,尤其是戲誌才言辭頗為激烈,讓彭羽心中很是不爽。
郭嘉、戲誌才皆言,彭羽拿下四城,太過順利,太過突然,仍要小心戒備才是,以免落入了烏丸與黃巾的圈套。
可彭羽卻對此看法完全不同,連在最前線的四處城池都被瞬間擊潰,這說明什麼?
這不正說明,烏丸與黃巾一無是處嗎?
所以彭羽認為,此時不但不能停歇,反而要一鼓作氣,趁著後方的黃巾尚未覺察或是仍在震驚之中時,立即兵臨城下,如此說不得黃巾與烏丸會手忙腳亂,就是投降獻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正當彭羽與戲誌才、郭嘉在鄴城爭論的時候,消息傳來,彭羽的左膀右臂,駐守在“內黃”的呂布,已然起軍攻打“陽平”了。
郭嘉、戲誌才聞言皆是眉頭緊鎖,唯有彭羽樂不可支,這內黃距離“陽平”最近,呂布揮軍前往,最為合適不過了。
而且以呂布之勇,騎兵之快,連弩之利,區區“陽平”如何擋得住呂布呢?
郭嘉的本意乃是讓彭羽守住四城,以成掎角之勢,先在河北之地站穩腳跟,待彭羽的軍令,讓後方的濮陽的大軍一一接管四城以後,再步步為營,穩步推進。
如此做法,自然妥善周全,隻是他也有一個極大的缺點,給予了烏丸與黃巾太多的調整時間,使得彭羽的騎兵難以出其不意,發揮不了最大的威力。
所以彭羽一直未能妥協於郭嘉。
彭羽對自己的騎兵自信滿滿,而且這許多年來,何時戰敗過?區區烏丸與黃巾烏合之眾,哪裏需要步步為營,如此小心謹慎呢?
現在呂布的出擊,正合彭羽的心意,要的就是快!
要知道此行彭羽的七萬大軍方才度過黃河,彭羽立馬一道軍令,命呂布領軍二萬強攻“內黃”,命許褚領軍一萬強攻“黎陽”,命張遼領軍一萬強攻“魏郡”,命華雄、戲誌才領軍一萬強攻“鄴城”。
這打的就是一個“快”字!
而這四座城池,果然不出彭羽所料,大軍到處,連弩橫行,不過數日,皆被一一拿下了。
這足以說明彭羽的決策是正確的,若是烏丸、黃巾強硬的在四城補下重軍,或許還能給彭羽製造些障礙,可現在,彭羽的鐵騎幾乎擋不住了。
若說這乃是黃巾與烏丸的誘敵之計,彭羽豈能相信?
將能夠堅守的城池拱手送於敵人,再誘惑敵軍深入,這種事,豈能瞞得住彭羽嗎?
所以這正是彭羽讓二狗、張曼成鎮守“鄴城”的重要原因,有鄴城在手,足以讓黃河以南的兵丁源源不斷往河北之地而來。
彭羽讓袁紹、曹操揮軍前來河北,並不指望他們攻城拔寨,而是讓他們鎮守城池罷了。
所以,若說黃巾與烏丸,丟此四城來誘敵深入,無疑是失敗中的失敗,後方的兵丁綿綿不絕,已將城池牢牢的占據,還誘敵什麼呢?
從“內黃”傳來呂布出征的軍情,無論如何,再行組織已然來不及了,消息傳到鄴城時,想必呂布已經與“陽平”激戰正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