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四年(一)(1 / 2)

將軍帳裏的王翦徹夜未眠,蒙毅說得對,自己是大秦將軍,若是梓笙看到自己現在這樣,也一定會失望的吧。這些年,梓笙音訊全無,自己才會把對她的感情轉移到念卿身上,更何況念卿和自己都是個男人,如此這般,豈不是成了笑話!

第二日清晨,眾位秦軍將領又都齊聚在將軍帳內,王翦清了清嗓子,指著沙盤說道:“如今,以秦軍的戰鬥力硬要攻城恐怕不易,本將決定,二十萬秦軍分為兩路,分別從平陽,宜安兩城突破,包圍邯鄲,如此一來也可減少秦軍損耗。”

“將軍明智!”沙盤前的楊端和仔細揣摩著路線,眼前一亮拱手說道。

念卿也上前一步,看了看沙盤,點了點頭說道:“此法可行。”

聽到兩個軍師都如此說,眾人也安下心來,等待王翦的命令。

“眾將聽令,桓齮和念卿領兵十萬,由平陽而上,從西麵包圍邯鄲城。”

“諾,末將領命。”桓齮和念卿拱手應道。

“蒙毅楊端和,你二人隨我攻宜安,從東麵包圍邯鄲,屆時,二十萬秦軍於邯鄲彙合,拿下趙國王城。”

“諾,末將領命!”蒙毅和楊端和也一拱手,厲聲答道。

王翦說完看了看身邊眾人,隨後皺著眉囑咐道:“諸位,此次一戰,切不可掉以輕心,若是趙王真的將李牧調回,到時他李牧也隻顧得了一端,另一端人馬定要保存實力,以便後續作戰。”

隨後又看了看梓笙,擔憂的說道:“念卿,桓齮這小子生性衝動,有你在一旁給我好好看著他,這十萬大軍我就交給你們了···”

“將軍放心,念卿定會鞠躬盡瘁,秦軍在念卿在,秦軍亡念卿亡!”梓笙拱了拱手,粗聲說道。

“誒!將軍,你怎的還如此說我桓齮?將軍放心吧,桓齮不衝動便是了!”一旁的桓齮有些委屈的說道,堂堂八尺的漢子,如此一說,反倒將眾人逗樂了。

“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小子,若真是有事,切記要和念卿商量,萬不可擅自行動。”王翦給了桓齮一拳,不放心的囑咐道。

“將軍,你就放心吧。”桓齮拱了拱手說道。

“好,兩路人馬準備一下,即刻出發。”王翦大聲說道。

“諾。”眾將得令之後,紛紛大步跨出軍帳,為接下來的行軍做準備。

看著轉身走出去的念卿,王翦猶豫了許久,終是按耐住想說的話,轉身坐回案幾旁,他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隻有將他調離自己身邊,自己才能心無旁騖的去打仗,念卿是個人才,他也不想因為自己的自私而毀了這青年才俊的前程。況且此次一戰,若趙王真是調回李牧,那李牧想必率先選擇東麵路線,到時東麵秦軍由自己率領,便可給西麵秦軍拖延足夠的時間,桓齮和念卿隻消成功攻下平陽城,這仗,秦軍也算是勝了。

回到軍帳的梓笙,心裏也是沒了底,憑自己的印象,秦國是在秦王政十八年的時候才首先滅了趙國,十四年和十五年的對趙戰爭中,史書上並沒有詳細描寫,隻是簡單的一個敗字便草草略過。就連對桓齮的記載都沒有什麼詳盡的信息,想到這的梓笙不由得皺起了眉,此次秦趙一戰,隻怕秦軍凶多吉少。

這一邊,趙國王宮內,一眾大臣站在大殿上,你一言我一語的小聲議論著,台上的趙王急的連坐都有些坐不住,直到門外的侍者高聲喊道:“將軍李牧到---”

趙王一聽是李牧,臉上也似乎沒那麼僵硬了,連忙說道:“快宣。”

不多時,眾人就見那李牧一身紅色戰袍,背後的披風已被連日來趕路的泥土染的髒汙不堪,一張滿是皺紋的臉上飽經風霜,但唯獨那雙黝黑麵容上的雙眸依舊如鷹般犀利,李牧雖然已將近五十多歲,可身形健壯如青年,健步如飛,聲如洪鍾,一進王殿,重重一跪,大聲說道:“臣李牧拜見大王。”

“李將軍快請起,快請起。”趙王見當真是李牧回來了,連忙抬起手說道。

“謝大王。”李牧站起了身,身形挺拔的立在大殿中央。

“李將軍,眼下秦軍已經攻到我趙國武城了,隻怕再如此下去,邯鄲不保啊,將軍,這可如何是好?”趙王一臉愁苦,對著李牧說道。

“大王,李牧願領兵抗秦。”李牧沒有多說什麼,簡單的一句請命便讓趙王的焦慮平息了不少。

趙王一聽,心下大喜,連忙說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命你領兵抗秦,保我邯鄲城。”

“是!李牧定不負王命!”李牧一拱手,又大聲說道:“大王,兵貴神速,事不宜遲,李牧告退!”說完李牧便如一陣風一般,掠過眾人,回到趙軍大營,緊急進行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