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認真數過,但七口袋錢幣少說也有近兩千枚。隻不過這筆‘巨款’之中銅幣所占的比例太大,因此總體上多說也就幾十個金幣的樣子。
然而就算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因此在拾取錢幣的時候他們都有關注哪隻袋子裏有金幣,哪隻袋子裏銀幣的數量較多。所以當張楊示意他們可以一個接一個上前來抓取錢幣的時候,三十多個孩子竟然全都將目標鎖定在四個口袋上,明顯是知道這四隻口袋裏麵‘油水’比其他那些口袋更為豐厚了。
不過呢抓取錢幣這種事情可不全是由手大手小來決定的,雖然那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但一定的技巧與足夠的運氣才是決定每個人最終收獲如何的依仗。所以對於這群年齡不足十歲的孩子們來說,就算小手拚了命似的在錢袋中抓來抓去,但多數人的結果卻隻是抓出了二三十枚錢幣而已,至於其中抓取錢幣最多的那個孩子也沒有超過五十枚,而最少的更是隻抓出了不到二十枚,所以到頭來當全部結束的時候這三十多個孩子竟然連被他們鎖定為‘目標’的那四個錢袋都沒有完全清空,而這些硬幣相對於總數而言至多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所以這種情況下每個孩子手中銀幣所占的數量便成為了決定‘收獲’如何的關鍵,隻不過因為抓取錢幣的時候口袋都是由米萊提著、隻允許孩子們的小手伸進去的關係,因此根本沒辦法通過視線來確定自己手中抓到的都是哪種錢幣,所以這種情況下除了那些可以通過硬幣的些微重量差距來確認成果的‘高手’外,運氣便成為了最後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
於是乎有些運氣不好的孩子一把抓出來可能其中隻有少數一兩枚銀幣,其餘則都是銅幣。而運氣較好的那類呢,明明一共隻抓出來二十枚錢幣,但其中卻三分之一都是銀幣!而這兩者之間得到的錢幣其價值差別可就大了去了,畢竟一銀幣幾十銅幣與十銀幣十幾銅幣之間相差的足有近十倍!
相比之下真正幸運的則是那種摸到了金幣的孩子,畢竟在一個金幣可以兌換一百枚銀幣或者一萬枚銅幣的人類國度,隻要摸到一枚金幣的話其餘到底是銀幣還是銅幣便都顯得不怎麼重要了。
可惜令周圍觀眾有些失望的是,這三十多個孩子裏竟然連一個摸到兩枚金幣的都沒有,不過就算這樣張楊想出的這個辦法或者說遊戲也讓圍觀的人們感到十分新奇與興奮,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玩法’也算是‘貝者博’的一種吧?
……
至此目送著圍觀的人們逐漸散去,無論是奧萊西亞還是米萊全都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相比之下堪稱見多識廣的張楊反應倒是比較正常,除了其視線在遠處那輛正逐漸遠去的馬車上停留得稍微有些久之外,其餘基本上與平時無異。
如此一來三人這次‘試演’便算是圓滿結束了,無論是奧萊西亞還是米萊不僅都用自身的表現證明了自己足以勝任張楊的同伴,就連張楊自己也用他那非凡的琴技與最初那曲‘黃金豎琴’讓人刮目相看。
於是乎令所有知情者都沒有想到的是,張楊三人的這次演出除了給他們帶來了二十二金幣又八十銀幣外加九十一銅幣的‘高額’收入外,也不知哪位看完他們表演後大受震撼的詩人竟然給三人起了個‘之音組合’的名號!以至於短短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傳遍了整個莫克西木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就連很多貴族都想‘重金’聘請這個被人們吹捧得神乎其神的‘之音’吟遊詩人組合演奏一曲,看看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隻可惜這些事情張楊三人暫時無法知道了,因為在試演結束之後不久,三人便花費十枚金幣購買了一輛半新的四輪馬車,並且成功搭上了一支向法蘭帝國中部前進的商隊離開了莫克西木城。
……
其實原本張楊是沒準備購買四輪馬車這種明顯‘目標過大’的座駕的,但問題是無論米萊也好還是奧萊西亞都沒有他那麼豐富的旅行經驗,因此這種情況下長途在外跋涉若是沒有一輛四輪馬車代步休息同時遮風避雨,這兩位看起來‘嬌滴滴’的同伴隻怕用不了三天就會被張楊那種苦行者一般風餐露宿的趕路方式折磨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