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隔山打牛(1 / 2)

霜降,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

土地廟所處地山林之中,唯鬆樹最多,其次偏凹角落裏稀疏散落各種果樹,核桃,山棗等晚秋幹果依然微有幸存。

一連數日,周彤鶴紮步習練提刀之法,漸漸已經摸到門徑,從開始堅持兩三個小時到五六個小時,也略感輕鬆,不會再次力盡昏倒了。

原紅魚看不得他輕鬆愜意,撕開舊衣服自製了一個布袋,晃蕩著尋來許多圓潤石塊,個個拳頭大小。先是往口袋裏放上一個,掛在周彤鶴所持木棍前端。

閑極無聊,就漫山找尋野果山棗鬆榛核桃。要麼采集一些蘑菇山菌,沒有鐵鍋倒也難為不住她,清洗幹淨升起大火,尋來一些薄薄石片置於火上,再把蘑菇菌片放在石片上烤來吃,還真別有一番風味。

石嗬嗬無肉不歡,吃不消整日野果山菇,就四處跑著尋找活物。秋冬之交,動物都開始蟄伏冬眠深居簡出,想要輕易捕獲,談何容易?

真不愧是山魅靈體,難為她還次次出去還總有收獲,或山兔或野雞,再不濟也能掏些鳥蛇,反正總不至於空了雙手。

不過還真有那麼幾次,她興致勃勃的回來伸手亮出所逮之物,可把周彤鶴和原紅魚惡心的夠嗆,野鼠倒還罷了,竟然還有不知道哪裏摳出來的大黑蟲,拇指大小,僵直不動,布滿全身的灰黑花紋看著就讓人作嘔。

她還一片好心,非要送給周彤鶴吃幾條,周彤鶴咬牙不從,甚至對著追逐不放的石嗬嗬暴跳如雷,她才委屈作罷。自己尋個角落,津津有味的享受心目中的美味大餐。

周彤鶴看著她閉目回味,情不自禁的在腦海中浮現自己昏迷那天被她嘴對嘴呼氣相救之事,胃腹翻騰不已,終是吐了出來。

轉眼半個多月過去,霜降之後是立冬,黃曆有雲: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周彤鶴提刀腕力略有小成,木棍所挑布袋裏麵的石塊也被原紅魚逐漸遞增。直至後來布袋都嫌小,再也裝不下石塊,周彤鶴也不會感覺吃力,悠然應對才算作罷。

期間來了幾撥香客,都是附近村民,有的是祈神結親,有的是生子還願,形形色色各有所求。

有警惕者繞話問及周彤鶴三人是哪裏人氏,要去哪裏,在此地作甚。周彤鶴一一應對,隻說是豫州人,和石嗬嗬情投意合無奈卻被雙方父母反對,在她妹妹原紅魚的幫助下才得以私奔逃了出來。本來想去泉州尋友討生,無奈錢財花盡才困頓此地。

村民生性純樸,聽了解釋再無懷疑,還有好心之人送來厚衣棉被,也有送錢送糧的。周彤鶴內心苦笑,推脫不得也隻好無奈收下。

練完提刀腕力,原紅魚為他安排的是修習步法。撕扯舊衣撚成長條布繩,一端縛在石嗬嗬身上,一端係在周彤鶴腰間,找尋一處最密山林,讓石嗬嗬拽著周彤鶴疾速奔跑其中。

剛開始的時候,石嗬嗬唯恐自己速度過快,讓身後的周彤鶴躲避不及撞在樹上,就暗中減緩腳步。但是原紅魚火眼金睛,緊跟身後不停咒罵吆喝,隻要看到周彤鶴身形緩慢就下死手招呼,石嗬嗬對自己不心疼,但是隻要關乎周彤鶴就無比在意。

試了兩天,在周彤鶴往樹上撞了許多次和被原紅魚拳打腳踢了三五回後,石嗬嗬終於老老實實的擔負起自己職責。雖然還會暗中照拂,但是畢竟認真起來。

練身形步法比起練習腕力,周彤鶴要快了許多。半旬左右就掌握要領,已經能做到眼至身動,身至步移的地步,說白了就是眼疾腳快。

畢竟提刀腕力再怎麼辛苦,頂多手臂酸軟無力,休息一晚大致也能恢複。可是被拴在石嗬嗬身上跟在她屁股後麵在密林之中亂竄,可就不那麼輕鬆了。輕則被撞得七葷八素半晌回不過氣,重則頭破血流昏死當場。

幸虧還有原紅魚一直在身後應急,也有剩餘蛟油療傷。不然的話,莫說半旬,隻怕養傷的時間都不夠。

腕力步法略有小成,原紅魚就讓周彤鶴先試著學習刀術。

刀之一途,刀法隻是末流殘技,刀術乃入門之道。至於刀術大成,才能修習刀意,刀意相融貫通才能以刀禦氣,刀氣臻至化境,一通百通,以刀入道,終成一聖,禦刀飛升也不是不可能。

刀術說來容易,其實也難。刀在前,術在後,說明此時的練刀之人,先得養刀熟刀,手不離刀才能自成一體。

術,就是破敵之法。無論使用什麼招數,隻要能一刀把敵人砍了,哪怕招式不好看,哪怕姿勢非常狼狽,這就算是好的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