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魚竿的發明(2 / 2)

我說完,他們都去行動去了,我曬著太陽,一邊揮動著魚竿,繼續釣魚,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地麵上已經被我甩上了十幾條魚了。

他們也開始釣魚,但是還是不太會掌握方法,要麼魚兒吃了鉺就跑了,要麼釣了半天拿起來鉺還在,魚兒就是不咬鉤。

陽光已經洗斜,我是個善待自己的人,不管在現代還是置身在這樣原始的環境之中,我決定打道回府,將那些魚兒穿成串,拎在手裏,我一個人提不動,於是每人提上三四條,扛著魚竿,再回城池。

當我們回來的時候,大家都發出歡呼聲,新鮮的魚呀,多麼難得,我們弄回來了這麼多,我們被簇擁著,被歡呼著。連鳳也被驚動了。

“族長,這麼多的魚都是水水弄回來的,水水可厲害了,這棍子到了水水的手裏就被上天保佑了,魚兒就黏上了棍子。”陽誇張的說道,“同樣的東西,我們卻弄不來魚。”

鳳看到我們拎回來這麼多的魚兒還在手裏蹦躂著,也非常高興,領著我們轉身伸出雙手對天朝拜,我們也跟著放下魚,做出同樣的動作。

“上蒼,你是見我族人正在飽受著苦難嗎,特地派了神女來領導隻我們嗎?”鳳對著天誠懇朝拜著,我也朝拜著,整個城池的人都拜祭著。

在這樣的時代,一個發明是很偉大的事情,每一個事情都會和神靈扯上關係,比如“有巢氏”更是被當做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在我們這個部落,自“有巢氏”的種種發明之後,已經很多年不再有任何的發明了。

我們的武器是很早以前用造巢技術從遙遠的巴蜀地區神農氏族(曾經炎帝領導過的)換來的,數量有限,孔武有力的男人們才能用,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除了動物的皮毛就是桑蠶吐出來的絲造成的,是軒轅氏族傳來的(皇帝部落),有我們吃的鹽要拿我們造巢的技術和附近的有熊氏去換,隨著有熊氏族都慢慢學會了造巢,就不再需要了,我們想再要吃鹽就得拿食物去換。

而每年的冬天都是食物最少的時候,還要拿大量的食物去換鹽,鳳對此很是舍不得,於是冬天便減少了鹽的交換,很多人吃不上鹽而導致出各種疾病,但是亦無可奈何。

我在這方麵的表現如此突出,讓鳳和所有的族人看到了希望。

我安靜的垂下眼簾,我到底是來自後世的靈魂,我無法做到自己可以吃著鹽但是城裏其他人吃不到鹽,看著他們痛苦。

所以,我不得不表現出來,而我病後種種的改變,讓族裏的女巫認為是上天的保佑,我是神靈的寵兒。

第二天,族裏的那個首飾師很忙,不過不是為姑娘們打造漂亮的裝飾品而忙,是為打造魚鉤而忙。

先做了十根魚竿,我挑了幾個沉穩的婦女和我一起去湖邊,讓那些漢子將結冰的湖水破開,用些癩蛤蟆的肉做鉺,告訴他們釣魚不要心急,也不要說話,隻管好好的保持好魚竿不要動,等到魚竿沉的時候再拉魚竿。

而我挑出來的女人們沒有辜負我的期望,一天下來釣了有兩百多條魚,各種種類的魚都有,還有我沒有見過的魚,都很肥美,也許是這裏的魚都很好上鉤的原因,每個人都樂嗬嗬的,當太陽西斜時,每個人手裏都提著幾條魚兒,往回走著。

是夜,月上西稍,偌大的廣場上又燃起了篝火,大家都興奮的跳著,舞著,這個冬天,多了一樣食物來源,將減少人們的死亡。

我將收拾好的魚穿上樹枝,放在火上烤著,不時的撒點鹽,又將我平時從部落裏打的野豬身上扒下來的煉製好的豬油塗抹在上麵,我不時將魚翻滾著,油遇到火滴上一滴到火中發出“刺啦”的聲音,因為而魚也食欲因為油的滲入,顯得油光光的,特別的有食欲感。

烤好了一條魚,我先放入器皿中,獻上給鳳,鳳和她的幾個男人都品嚐了,“我兒居然有如此手藝,實是大善。”

我笑了笑,轉身再到火邊,接著又烤起了魚,這次的魚是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吃的,我看到他們吃魚的樣子,覺得很好笑,他們沒吃過後世的烤魚,若放上辣子和孜然更好吃。

我看向天空中的明月,篝火之下,似乎也顯得不那麼冰冷了,這一刻,我無比的思念母親和我的女兒,不知道他們好不好,又想起楊瑜的話,那個空間對現在的我而言,應該是靜止的。

即使是這樣,女兒的小臉還是不時的會在我的腦中回樣著,我在腦中勾畫出女兒的輪廓與五官,又想著她喜怒哀樂的表情,好像這樣我就會幸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