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緣由(1 / 2)

第四十八章 緣由

但是張欣瑤卻一直鍥而不舍,即使經過了這麼多次的拒絕,挫敗的心情使得張欣瑤的性格更加怯懦,膽小,甚至有時候對待每個人好像都帶著一種討好。如果不是有衛恒的出現和陪伴(雖然衛恒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也許張欣瑤真的就變成一個每天戰戰兢兢渴望的到別人關心的可憐蟲了。哪還有之前張老爺子在世時,大小姐的模樣?

隻能感歎張老爺子去世的不是時候,把自己才十歲的孫女交給了這些別有用心的人,把自家孫女都給養歪了,十歲正是一個人成長中人格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不得不說家庭裏的冷暴力真的比虐待更來的狠毒。仔細想想也許張老爺子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一直當親生女兒對待的張玲會在自己死後,這樣對待張家的最後的血脈。

張玲從來都是個聰明的女人,從小在孤兒院的生活讓她更懂得如何保存自己,在有了弟弟妹妹後都沒有爭過寵,在弟弟妹妹夭折後,以一個好女兒,好姐姐的身份和形象博取自己的最大利益。隻是張玲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自己的丈夫,使得自己三十幾年的經營化為烏有,什麼也沒有撈著。白白便宜了張欣瑤這個什麼也不懂的小丫頭,張玲原本以為張老爺子看在幾十年父女情分上都會留給自己一筆可觀的遺產的,那麼她作為張欣瑤的姑姑給張欣瑤多點關心,撫養一個小孤女長大成人,也算是給她自己添一樁美談,而且若是自家兒子和張欣瑤能有緣分,以後兩個人結婚了,所有的遺產不就全變成自己孫子的了,張玲想想都覺得這樣的日子是多麼的美好呀!

可是沒想到老爺子最後的決定是這樣的,沒有自己的份,想要留在張家還要自家兒子那婚姻來換,每每聽到自己兒子因為自己不同意悔婚而跟自己要婚姻自由的時候,張玲怎麼能不恨?對待張欣瑤怎麼會真的用心?沒有把張欣瑤培養成一個罵名滿身的二世祖,也就是怕浪費時間罷了,這樣怯懦的張欣瑤還好控製些。張家這老頭不是一分也比想留給自己嗎?那麼張玲就想著我就是要把這些都搶過來,這也使得張玲對於張家的財產有了一種非得到不可的執念,所以張玲絕對不會同意張新揚退婚,至少在張欣瑤生孩子之前,她可不想算計了半生,結果卻要歸那些慈善機構。

從張新揚開始盡量避免和張欣瑤婚約的任何事開始,張新揚就開始試圖勸自家爸媽悔婚。沒想到一直對自己要求有求必應的爸媽,沒有任何餘地的拒絕了,當時年輕不經事的張新揚很不理解,後來長大了,就算有點理解父母的做法了,卻又不願往那個方向想了。但是後來自家媽媽還是答應自己以後自己有了喜歡的人也是可以在一起的,就隻是不能領結婚證罷了,甚至就算是張新揚想要給他以後喜歡的女孩一個婚禮,也不是不可以的。(張玲眼裏兒子給喜歡的女孩這些都是沒什麼所謂的。一是因為自己對兒子的虧欠,兒子的決定張玲絕對支持,隻要不觸及遺產的使用權。二是因為張玲覺得自己隻需要在法律上給了張欣瑤合適的位置,不影響自己和丈夫對張氏的經營權,那麼其他的那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