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涉身處世的心理適應(2 / 3)

受到挫折者往往想要發泄,因此稍受刺激便借機發泄。壓抑的敵意也是脾氣暴躁的原因之一。例如學生對教育有怨恨,但他無法對教師發泄,這種怨恨長期被壓抑,於是他就會借任何一件件小事發怒,以發泄心中的積怨,不論誰惹了他,他都會與之作對,並大發脾氣。

2、力求避免與人爭吵

人生在世,難免與同事、朋友、家人等因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吵,這時,我們應把握幾個原則,在平等的,不傷害雙方人格的基礎上及時化解矛盾。

(1)不要居心叵測

不使用測心術,不能推測別人的動機。在對方未表明自己的意圖時,不可把自己的想象和猜測強加於人,如認為別人是故意刁難自己等,否則,事情隻會越鬧越大。

避免提以往的事情,切莫因為這件事失理而找出另一件對方有過失的事來攻擊對方。不然,事情會越扯越多,沒法解決。

(2)不要互相謾罵

爭吵時可以生氣、憤怒,它隻是一種情緒的表達,而謾罵則有可能傷害雙方的人格和尊嚴,使事情擴大並激化。爭吵時也要學會盡量肯定對方正確的,即使對方有很大過錯,隻要你肯定他哪怕很微弱的正確的東西,他都會感到你是坦率的,對他沒有偏見,有利於矛盾的解決。

爭吵過後還是會歸於平靜,短暫的平靜之後或許會迎來特別想親近的時刻,可能真的會迎來感情的升溫。但是,聰明的青年朋友們都知道,傷害過了就是有痕跡的,隻不過我們不去計較而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相互容忍。

也有些人在這樣的平淡中顯得不再安分,會去尋找爭吵。爭吵的對象一改,就是所謂的背叛或者說出軌。能不能少一點爭執呢?好像很難,畢竟我們都是平凡的一分子,很多時候確實控製不了自己。

(3)學會就事論事

就是圍繞事件本身討論應急事件,圍繞當前矛盾尋求解決的辦法,不要跳出這個圈子,不要把“陳壇舊釀”、“陳芝麻爛穀子”都翻出來牽扯進去,所有與事件無關的“陳年舊賬”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的緩和,恰恰相反,隻能加重和深化當前的問題和矛盾。而就事論事可以有效地遏製問題的泛化,使矛盾的雙方始終圍繞當前發生的一個問題、一個矛盾展開討論尋求解決。

青年朋友們應該如何麵對挫折,應盡量促成學生與對立的一方溝通,以消除誤會或改善關係。隻要注意因勢利導,努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進行個性矯正,耐心細致,青年的不良傾向是可以得到逐步克服的。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當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吵時,應該如何麵對自己憤怒的情緒呢?以下這些方法你不妨一試:

一是改變你的情緒,當你感覺到憤怒的情緒快爆發了,提醒自己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

二是離開憤怒的事,當覺察到自己的憤怒情緒時,提醒自己先停下來,暫時離開現場,去喝杯水、呼吸一下戶外的空氣,因為憤怒常是一瞬間的情緒,當你口不擇言地表達了你的憤怒時,所引起的後果卻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收拾。

三是適度發泄怒氣,不要一味的壓抑怒氣,那隻會更加傷害自己,將憤怒情緒做適度的發泄,例如:把自己的憤怒罵出來,找個抱枕當出氣筒,和人聊聊,聽聽音樂,看電視或看書,運動一下。第四節保持寵辱不驚的出世心態

寵辱不驚道出了人生對事物、對名利應有的態度,這是一種中庸的處世心態,既不清心寡欲,也不聲色犬馬;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屈求全。學會以寵辱不驚的心態對待事物,就能做到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如此,便能夠在人生關鍵點上舉重若輕,並擁有一個坦然的充實的人生。

1、了解計較得失的原因

不計較個人得失是一種經曆挫折和失敗,不斷奮鬥努力,才能曆煉出的人生境界,這樣盡情地享受陽光;即使沒用驕人的學曆,也不必怨天尤人,而要保持一種積極拚搏的人身態度。

古往今來,無數事實證明,凡是有所成就者無不具有寵辱不驚,這種極寶貴的做人態度,當今社會不少青年人正是缺少這種寵辱不驚的態度,過於計較自己的得失從而導致心理問題,那麼計較個人得失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會寬容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選,那麼青年人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寬容,恰巧有計較自我得失的青年人不會寬容,從兩個方麵看,寬容不僅能鬆弛別人,有的青年人不會寬容別人,更不會撫慰自己,把恨當做自己的武器,把一些事物,一些人看得很重,甚至導致失眠,不安的情緒在內心生根發芽,每天從夢中醒來都是陰霾。

(2)爭強好勝

計較個人得失的青年人把人生當做競技場,能夠承受巨大的榮譽卻受不了一點點的失敗,他們忘記了,站在爭強好勝的並不一定是永遠的勝者,那隻是意識的風光,卻換不來一世的順暢,世代總是在轉變的,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爭強好勝,也許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之所以寵辱若驚抑或是受寵若驚,其根本在於人有得失之心。

2、認清計較得失的表現

青年人應該知道該失的,爭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對自己毫無益處,不如不去計較這一點點損失。患得患失的人是把個人的得失看得過重。過於注重個人的得失,使一個人變得心胸狹隘,斤斤計較,目光短淺。而一旦將個人利益的得失置於腦後,便能夠輕鬆對待身邊所發生的事,遇事從大局著眼,從長遠利益考慮問題,那麼計較個人得失的表現有哪些呢?

(1)在工作中

有些青年人不肯多做一點工作,不肯多出一點力,即使多做一些事情也馬上要求看到回報。如果有了榮譽,他會不惜一切去爭,拉選票,到處評功擺好等。

過分在意領導對自己的看法,自己不好好幹,還要好評價,一旦評價不好,他會東問西問,為自己抱怨。

(2)在生活中

計較個人得失的青年人會把不經意的一些話記得很清楚,有機會會說,你的這句話什麼意思,你為什麼這樣說啊等,讓對方摸不著頭腦,對一些獎勵榮譽等問題斤斤計較。過度在意上司或者家長的表情,誰的臉色不好了,是不是衝著她來的等,做點工作總愛掛在嘴邊,生怕別人看不到。

這種斤斤計較的人是最不好處的一種人,會讓領導、同事、親友都非常反感的人。自己很累,別人也跟著很累。

3、做到寵辱不驚的要訣

青年人的計較個人得死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狀態,已經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必須設法擺脫這種心理失衡使思維正常運作,走出心靈的誤區。

(1)學會遇事泰然

青年朋友們要加強修養,遇事泰然處之。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命總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應當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平靜地接受生理上出現的種種變化,並隨之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主動地避免因生理變化而對心理造成的衝擊。事實上,那些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擾的。

(2)學會培養興趣

青年人要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興趣。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常會胡思亂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與生活。適度緊張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實,而充實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鬱心理。同時,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廣泛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豐富多彩就能驅散不健康的情緒,並可增強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義。

(3)學會應變能力

麵對大量的信息不要緊張不安、焦急煩躁。手足無措,保持心情寧靜,學會吸收現代科學信息的方法,提高應變能力。最後,要盡量多地設想出獲取它們的可行途徑,並選擇一個最佳方案行動,從而減輕個人的心理負擔,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學會改變環境

一個人在一個缺乏競爭的環境裏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於安逸的環境反而更易引發心理失衡。而新的環境,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生活,可激發人的潛能與活力,變換環境進而變換心境,使自己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榮也自然,辱也自在,一往無前,否則泰來,榮辱不驚是一門生活藝術,也是一種處世哲學。人生在世,生活中有毀有譽,有榮有辱,有褒有貶,這是人生的尋常機遇,不足為奇。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遭到不幸和煩惱的突然襲擊,有的人麵對從天而降的災難,處之泰然,總能是平常和開朗永駐心中。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要做到寵辱不驚平常心是關鍵,首先要的是一種心境,不僅是對待周圍的環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對周圍的人和事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有一份平靜和諧。

一是多想想你所從事的事業,時時不忘創新,作出新的成績,躍上新的台階,對自己所處的地位不要過於計較,放開心境。

二是要關心他人,與親朋、同事同甘共苦,無論悲歡離合,都是對心理的撼動,它會使人頭腦清醒,心胸開闊。

三是多參加公益活動,樂善好施,為子孫造福。最好是學會一門藝術,無論唱歌彈琴,寫作繪畫,集郵藏幣,都會使你進入一種新的境界,產生新的追求,在你的愛好之中尋找樂趣。

活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處處都有坎坷,有崎嶇,甚至還有斷崖,這種不順利的生活所帶來的痛苦更是無窮無盡,但痛苦不是我們生活的目的,我們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麵對,無論大風大浪都要做到寵辱不驚。

第五節正確地看待月光族心理

月光族是一個網絡流行的詞彙,意思是將每月賺的錢都用光、花光的人,同時,也用來形容賺錢不多,每月收入僅可以維持每月基本開銷的一類人。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輕一代,他們與父輩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不同,喜歡追逐新潮,是信貸消費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實踐者。

1、了解月光族形成的根源

月光族們有知識、有頭腦、有能力,花錢不僅表達對物質生活的狂愛,更是他們賺錢的動力。老一輩信奉“會賺不如會省”,對他們的行為痛心疾首;而月光族們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賺”,花光用光自得其樂,那麼形成月光族的根源有哪些呢?

(1)客觀原因

我們國家從“短缺經濟”到“過剩經濟”的曆史性轉變,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消費觀念產生根本性影響。

在物質生活上,過於容易地滿足欲望,造成這一群體的“惜錢”觀念的淡薄和享樂主義觀念的形成。這一群體成長的過程,正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時期,而市場經濟所主導的文化,就是消費主義。

青年朋友們正好趕上了全球化的信息和通信技術革命,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不但成為時髦的消費對象,而且本身對消費主義觀念的塑造和成形,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物價飛漲的時代裏,大部分的“月光族”由於收入普遍偏低,收入跟不上消費水平,月月入不敷出,進而變成“月光一族”。

(2)主觀原因

月光族不僅取決於收入,更取決於觀念和習慣。有的人是因為生活習慣,一直以來大手大腳花錢毛病是其根源;有的人是因為精神壓力、工作負擔過重而導致的一種解壓方法;還有的人則是因為對奢侈品的過度崇拜而導致的。不懂得很好理財,不注意控製購物和衝動購物,超前消費享受生活等都是造成“月光”的重要原因。

月光族們是商家最喜歡的消費者,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會花錢;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很強的賺錢能力,有錢可花。“富,富不過30天;窮,窮不了一個月”,是對他們最生動的寫照,時尚追求是月光族長生的直接原因,那麼,應該如何走出月光族呢?

2、擺脫月光的困擾

月光族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每月掙多少,就花多少;往往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吃飯下館子,可是銀行賬戶總處於虧空狀態;他們偏好開源,討厭節流,喜愛用花掉的錢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認為花出去的才是錢;他們還常常認為會花錢的人才會掙錢,所以每個月辛苦掙來的“銀子”,到了月末總是會花得精光,這就是月光族的真實寫照。

那麼,應該如何擺脫月光的困擾呢?

(1)計劃支出

對每月的薪水應該好好計劃,哪些地方需要支出,哪些地方需要節省,每月做到把工資的一部分或一半以上固定納入個人儲蓄計劃,最好辦理零存整取。

儲額雖占工資的小部分,但從長遠來算,一年下來就有不小的一筆資金。儲金不但可以用來添置一些大件物品,如電腦等,也可作為個人“充電”學習及旅遊等支出。

(2)嚐試投資

在消費的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投資意識,因為投資才是增值的最佳途徑。不妨根據個人的特點和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投資計劃,如股票、基金、收藏等。

這樣的資金分流可以幫助你克製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還可以讓平靜的生活有了新的樂趣。

(3)擇友而交

青年朋友們的交際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己的消費。多交些平時不亂花錢,有良好消費習慣的朋友,不要隻交那些以胡亂消費為時尚,以追逐名牌為麵子的朋友。

杜絕攀比的心理的形成。用新的對投資理財感興趣的朋友來替代以往的朋友。正常的請客吃飯、娛樂最好實行“AA”製,以減少心理壓力。

(4)自我克製

年輕人大都喜歡逛街購物,往往一逛街便很難控製自己的消費欲望。因此在逛街前要先想好這次主要購買什麼和大概的花費,現金不要多帶,也不要隨意用卡消費。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物,買些不實用或暫時用不上的東西造成閑置。

(5)提高購物藝術

女性購物時,往往快樂是購物的過程。要學會討價還價,貨比三家,做到盡量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所需物品。這並非小氣,而是一種成熟的消費經驗。

(6)務實戀愛

在青春期中,戀愛是很大的一筆開支。處於熱戀中的男女總想以鮮花、禮物或出入酒店、咖啡廳等場所來進一步穩固情感,尤其是男性,在女友麵前特別在意“麵子”,即使囊中羞澀也不惜“打腫臉充胖子”。

但不要認為錢花得越多越能代表對戀人的感情,把戀情建立在金錢基礎上,長遠下去會令自己經濟緊張,同時也會令對方無形中感到壓力,影響對愛情的判斷。倘若—旦分手,即便沒產生經濟方麵的糾葛,也會使投資多的一方蒙受較大經濟損失。

(7)不貪玩樂

年輕的朋友大都愛玩,愛交際,適當的玩和交際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度,工作之餘不要在麻將桌上、電影院、歌舞廳裏虛度時光。玩樂不但喪誌,而且易耗金錢。

應該培養和發掘自己多方麵的特長、情趣,努力創業,在消費的同時更多地積累賺錢的能力與資本。

3、月光族學會理財的要訣

一部分青年朋友們之所以成為月光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月光族自製力太差,做事沒有計劃性,因此,建議月光族在日記賬的基礎上分析自己的支出結構,確定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每月能結餘的金額,做一個理財計劃,采用強製的方式。

(1)記錄財務狀況

能夠衡量就必然能夠了解,能夠了解就必然能夠改變。如果沒有持續的、有條理的、準確的記錄,理財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開始理財計劃之初,詳細記錄自己的收支狀況是十分必要的。

一份好的記錄可以使青年朋友們衡量所處的經濟地位並且有效改變現在的理財行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財務記錄,還必須建立一個檔案,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情況、淨資產、花銷以及負債。

(2)明確經濟目標

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確立經濟目標,使之清楚、明確、真實、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便無法作出正確的預算;沒有足夠的理由約束自己,也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後的目標。

(3)確定淨態資產

一旦經濟記錄做好了,那麼算出淨資產就很容易了,這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計算財富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算出淨資產呢?因為隻有清楚每年的淨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沒有這些基本信息,就很難製訂預算,並以此合理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作出合理的改變。

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到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4)削減日常開銷

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從而實現其經濟目標。其實目標並不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例如: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結果如何呢?如果24歲時就開始投資,並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錢。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作用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開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潤就越是成倍增長。

總之,月光族是個人資金流出現嚴重問題,以至於無法抵禦這些不良影響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們能獨立解決個人麵臨的成家立業、贍養老人以及撫養子女的問題了。所以,月光族風光表麵背後的本質是一種被動的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會把你變成一隻“待宰的羔羊”,當風險來臨的時候青年朋友們隻能“束手待斃”,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更要學會如何理財。

貼心小提示

對於月光族來說,雖然每月的剩餘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這一部分做一個自主投資的定期儲投,收益也是非常客觀的。所謂定期儲投指的是定期把一定數量的錢投資到選定的投資組合中去。定期儲投主要有下麵幾種方式:

一是銀行零存整取,月光族可以到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賬戶,每月在發工資的當天就去銀行存錢。

二是基金定期儲投,基金是一種非常適合廣大投資者的一款金融產品。目前國內有部分商業銀行開辦了基金的定期儲投業務。投資者隻要和銀行簽訂一份協議,銀行就會在固定的時間扣除事先約定的金額購買選定的基金。

三是善投連結產品,投連結產品又叫101儲投計劃,在國外比較流行,主要是為小資金提供一個新的投資渠道。儲投是保險產品,但是從實質上來講,它是一款投資產品,投資決策權在客戶手中。第六節善於克服瘋狂購的心理

瘋狂購物行為又被稱為“強迫性購物行為”,指的是一個人無法控製自己的購物欲望,瘋狂消費,不考慮後果。她們像獵人一樣穿行於漂亮的時裝、繽紛的化妝品之間,而一件件衣服、一雙雙鞋子、一瓶瓶香水就是她們的獵物。她們不分相貌、不分年齡、不經意間,購物消費從最初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簡單行為,逐漸演變成很多人最熱衷的休閑活動,甚至是強烈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認為,購物行為本身能使人產生短暫的快感和陶醉,這樣的感覺容易引人上癮。為此,青年人要正確對待自己的購物心理。

1、了解購物狂的原因

購物狂的購物習慣其實和她原先優越的家庭環境有關,剛剛工作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經濟。青年購物狂的表現更多地代表了大部分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名牌的,打折的都愛,但是不一定買到的就是適合自己的,事後後悔的情況常常發生。

(1)精神孤獨

購物狂患者主要是一些精神孤獨、身心受損或是妄自菲薄的人,企圖依靠瘋狂采購來填補心靈的空虛。而現代的信用卡結算方式更助長了病情的發展,因為患者已不能及時發現錢包早已掏光。

(2)浪漫幻想

瘋狂購物與她們感情脆弱、富於幻想、比較浪漫有關購物狂,更何況一些商品對於展示女性的魅力具有象征意義。因此,她們也就經常為一些社交活動所需的商品,諸如服裝、化妝品、飾物等展開瘋狂采購。

設置在購物大廳中的廣告及播放的畫麵音響造成強烈的感官衝擊,女性往往經不住這些誘惑。

(3)錯誤觀念

錯誤的觀念導向,如“購物是享受”、“購物有益健康”,甚至把購物推行為治療心理疾病、精神抑鬱等症的疏導方法,潛意識加重了實踐性嚐試。

(4)壓力宣泄

缺乏健康的壓力宣泄渠道。女性由於參與體育活動、抽煙及喝酒的行為很少,心理補償與發泄的渠道較窄,購物往往就成了她們平衡情緒、舒緩壓力與宣泄情緒的最佳方式。

購物狂分兩種,一種是心情不好拚命買東西發泄自己情緒,還有一種是儲存狀態,買了很東西都隻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