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青萍劍(2 / 2)

……

比賽還在進行,隻不過這一次是楚飛跟柳筱婕的對決罷了。從比賽開始到現在決賽,柳筱婕出手的次數也不過才兩次,而每一次都是輕鬆之極的一招製敵,雖然跟她比試的人都是菜鳥中的菜鳥,但從她那從容不迫的動作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力一定不會太差。

而台下的那些牲口們,更是大聲地吹起了口哨了,比起看那所謂的比賽來,他們恐怕更想看的是這個人吧,畢竟這柳筱婕可以算得上是校花級的人物了。

出於禮宜,比賽一開始,楚飛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讓柳筱婕先攻。而柳筱婕出如同不知道客氣為何物一般,二話不說,直接便攻了上去。套路結構嚴謹,劍法規整、劍路近捷;變化多、少重勢;這是其它劍術所不具備的特點。

擂台下的郝雨晨一看她的動作,便低聲地呼道:“青萍劍!至少已經熟練了第三趟!”

旁邊的許強耳尖,聽見郝雨晨又知道這劍法,當下眼前一亮,輕聲問道:“很厲害?說來聽聽!”

郝雨晨點了點頭,將他所知道的緩緩地講了出來,這當然也要歸功於他平時對於那些典籍無所不看的功勞。

他所知道的是,青萍劍是我國傳統的著名劍種之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創編者原是明朝一位武功高強的戰將,後來到江西龍虎山天師府修身養性。此人姓潘,道號元圭。他總結和吸收了中國武術中豐富的搏擊經驗,從實戰的角度出發,合周天天數,創編了六趟三百六十五招式青萍劍法。

據收錄了清道光年間,賈氏弟子作序的《青萍劍法真傳全部》所載,潘法師將劍法傳予山東沂水縣全真道士孟教華,孟傳山東臨邑縣道人馮希陽,道號和玉。和玉傳楊鄂林,字棣園。楊棣園首傳河北鹽山縣韓村鎮賈雲鶴,字飛仙。

看了一眼台上正跟楚飛拚鬥在一起的柳筱婕,郝雨晨接著說了下去。

青萍劍術柔和、儒雅、舒展大方,適於健身,又雷厲風行、招不虛發,長於戰陣,堪稱武林瑰寶。演練時,輕靈轉折,迂回巧妙,瀟灑飄逸。其動作輕而不浮,沉而不僵;在意念的引導下,強調勁力的內在表現,含而不露。達到神與意合,意與體合,體與劍合;動中求靜,氣沉丹田,人劍相應。因此,可使人的心緒從浮躁中寧靜下來,怡養心神,超然於物外。具有極高的養生和健身價值。

它總共分為六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趟比一趟微妙、高深、複雜。招法中一式多變,多用,招中套招,式內藏式,陰陽變化,奧妙無窮。習練起來高雅別致,奇正相生。結構嚴密緊湊,招法驚險精奇,剛柔相濟,虛實相承,陰陽起伏,神出鬼沒。兼有先發後發之長,全無華而不實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