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葉縈之死(2 / 2)

這般的動靜自然驚動了蘇菁菁和葉思君,她們也看到了這一幕。葉思君更有同病相憐之感,便來到那女子身邊,替她把脈。蘇菁菁見葉思君動作熟練,問:“你懂得把脈?”葉思君恭敬答道:“是,和母親學過一些。”頓了頓,葉思君皺起了眉頭:“她身中劇毒,怕是活不過一炷香了。”正說著,那女子卻醒轉了過來。

一眼看到坐在自己身邊的葉思君,那女子迅速坐了起來:“玉兒,玉兒,你在這裏做什麼?快走,娘帶你去找你爹,你爹是當朝宰相,找到他,就沒人敢傷害你了。”葉思君見她已經有些神誌不清,微皺了皺眉,道:“夫人,我不是您的女兒……”可那女子毫不理會,隻自顧自地收拾包袱,取出一隻木盒,塞進葉思君的手中,說:“這個你拿好,萬一娘不在了,就自行去找你爹……”正說著,聲音戛然而止,那女子已然毒發,沒了說話的力氣,軟軟倒在了一旁的蘇菁菁懷中。蘇菁菁忙扶住她,問:“你尋的可是當朝宰相司徒明燁?”那女子已說不出話,卻仍在聽到司徒明燁的名字的時候,艱難地點了頭,眼中流露出希冀的光,隻一閃,就永遠地黯淡了。

葉思君見到般情景,不禁心生悲涼。一日之中,見證了這麼多人的生命消逝,自己的娘親也……她也想要隨娘親而去,但她不可以,她要查出凶手,她要為娘親報仇!

一旁的蘇菁菁放下那名女子,卻有些急切地打開了葉思君手中的木盒。隻見盒底安放著一柄檀木扇,並一封信。扇麵上是一幅邊塞圖,落款正是司徒明燁。蘇菁菁心中已有了計較,忙拆開那封信,信沒有封口,透著一縷檀木香,可見這兩樣物件放在一起已有些時日了。信上隻有幾行字:“當年一別,不聞君音。於乙亥年十月初九產下一女,若可相見,望君善待。”落款是綠意。

葉思君看著蘇菁菁,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蘇菁菁歎了一口氣,解釋道:“這也是命運捉弄,我正是這司徒明燁府上的三姨娘。你母親要我代她撫養你,我本想著將你以我侄女的身份過繼來,可眼下你卻有了更好的名分。”葉思君聽懂了蘇菁菁的心思,她是要自己頂替這已故的玉兒進府。如今這盒中既有信物,又有生辰,都是四五歲的孩子,冒充自是不難的,隻是……

“若有人見過這母女,拆穿了怎麼辦?”葉思君問出心中的困惑。蘇菁菁笑了,說:“不必擔心,推算起來,那年老爺正在邊關巡查,想來這綠意定是邊塞女子,路途遙遙,又說是投奔,自是從未到過都城。縱然是有見過的,四五歲的孩子都有些相似,過兩年大了,就更加認不出了。”葉思君這才放下心來,道:“全憑夫人做主。”

她倒並不稀罕什麼宰相女兒的位置,隻是,她要替娘報仇,少不得要調查些事情。相府小姐的身份,自是比市井流浪兒方便得多。況且,能調動那麼多殺手,做下那麼大範圍的記號的,必不是凡人。

蘇菁菁道:“如此,我讓老榮將你母親葬了,便帶你回府吧。”葉思君卻退後一步,向蘇菁菁行了個禮,說:“夫人,思君想要陪母親幾天,七日後再去相府相認,可以嗎?”蘇菁菁聞言,目光頓時變得溫柔起來,摸了摸葉思君的頭,道:“也好,你娘一生命苦,如今去了,你送她一程罷。”

七日後。

葉思君跪在葉縈墓前,臉上的神色已不再是悲傷,而是決絕。

她緩緩開口,道:“娘,我定會找到殺你的凶手,為你報仇的。”三拜九叩,握緊了手中那塊黑衣人身上掉落的金牌,葉思君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