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保健師
懂一些保健常識,做一個健康的人
咱們老百姓有一句話說得很實在,"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短短幾個字就道出了大家對疾病的厭惡與恐懼,也凸顯了健康的可貴。
我們經常會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也是在說健康的重要性,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最根本的。用"1000000......"來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個"0"代表生命中的事業、金錢、地位、權力、快樂、家庭、愛情、房子等,我們生活中所追求的其實隻是紛繁冗雜的"0",為了這些"0",我們費盡心機、耗盡心血,而最重要的"1"卻常常被忽略。而一旦身體出了問題,這些事業、金錢、地位、權力......根本無法享用,追逐一生,到頭來卻是一場空,這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從日常生活做起,從一天三頓飯做起,保養好自己的身體。隻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什麼事做不到呢?所以,我們一定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要等到病魔纏身時再後悔。
了解自己的身體,做自己的保健師
如果我們說,隻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有很多人不認同,要是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那還要醫生做什麼?其實,醫生不過是通過你身體表現出來的症狀,或者借助高科技的儀器來對你的身體進行檢查,從而做出診斷,而最先感受到身體變化的,卻是你自己。
比如你突然感覺腰疼,這種疼痛就是身體與你溝通的一種方式,它在用這樣的形式告訴你:腰部可能出問題了。那你就應該想想:最近是不是彎腰幹活的時間太長了,或者晚上睡覺沒有蓋好著涼了,還是突然轉身時扭了一下呢?一般情況下,根據這些推測就能找到腰疼的真正原因,然後找到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病症發生得很突然,找不出原因,那就要去找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了。
還有人可能平時太過操勞,總是覺得很累,但是又沒有別的症狀,去醫院檢查也是一切正常。其實這也是身體與我們的一種溝通方式,累就表示需要休息了,是身體在提醒你不要太過操勞,不要再繼續透支體力。
也有的時候,身體會根據你的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節,使整個內部係統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比如有時候醫生可能會說你血壓高,正常的高壓應該是120mmHg,你都140mmHg了,但是你自己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如果聽了醫生的話,把血壓降下去了,反而開始感覺不舒服。這就是你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高血壓的環境,各個部位的運轉都很協調,血壓降下來以後,打亂了這種協調狀態,身體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自然就會不舒服。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人已經積累了一些診治疾病的方法,比如身體覺得疼痛、乏力、發冷時,許多人就會想到這是受寒的症狀,於是喝一碗熱熱的薑湯,然後蓋上厚被子睡一覺,發一身汗,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所以說,了解自己的身體,做自己的保健醫生,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中醫保健能有效讓人遠離疾病
現在我們都習慣於與西醫西藥打交道,生病了吃幾個小藥片就好了,不必喝那麼難喝的中藥湯,見效又快,其實這隻是我們看到的表麵現象。中醫是從人的內部進行調理,從根本上來治;而西醫隻是治本,可能幾個藥片就把你的不適消除了,但引起不適的因素卻沒有消除,所以很快又會複發。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得了肝病,中醫會先弄清楚肝病產生的原因。傳統醫學認為水生木,水是腎,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腎精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先把腎水固攝住,腎精充足,肝病自然就會消失。還有一點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還會傷及脾髒,因為脾是土,所以得了肝病,還要注意脾的保養。
中醫保健往往在疾病的潛伏期就能及時發現,並扼殺它的滋長,使人體恢複真正的健康。而西醫隻是人在生病以後才能采取補救措施,就像等洪水泛濫的時候再去堵窟窿一樣,按下葫蘆浮起瓢,根本沒有談不上預防。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疾病纏身,或者被慢性病折磨得非常痛苦,這都是不注意日常保健的結果。
如果我們平時就能充分運用中醫的保健方法,從飲食、起居、運動等各個方麵多加注意,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那麼任何疾病都無法對我們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