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取經大計(2 / 2)

……

報告會上,與會人員一致同意觀自在菩薩在長安城的三項決定:

1、殺了清官——陳萼狀元!

2、搞大了滿堂嬌的肚子!——(由觀自在菩薩負責親自引送投胎……)

3、水淹百姓,旱死莊稼!——斬龍王賴皇帝

會上,觀自在菩薩作出了兩項任命:

1、任命“長安天師”袁天城為“取經大計長安段”【副組長】,負責與涇河龍王對賭,然後引誘龍王水淹百姓,旱死莊稼!然後,又讓龍王找SimonLEE求救,當魏征斬了龍王之後,就把枉死的責任,賴在皇帝SimonLEE身上……

2、任命“人曹官”魏征為“取經大計長安段”【組長】,負責斬龍王。(玉帝在降伏齊天大聖時候,還欠西天佛老一個人情,到時,玉帝會降旨魏征斬龍王的,魏征必須千方百計完成任務!)

【學習西天佛老“取經大計”動員大會】在民主的氛圍下勝利召開,為“取經大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之後“拜佛求經”的保證!

可以說,沒有了這些安排,就沒有取西經!

隻是天有不測風雲,就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與涇河龍王對賭的不是袁守城,變成了袁塘主!?

幸好,那個袁塘主還是有點常識,知道天要下雨了,而涇河龍王就是死要麵子,果然【私改降雨】!

滿城神仙【城隍爺】【土地爺】【觀自在菩薩】【惠岸行者】……等等,個個都看著水淹百姓,旱死莊稼,而見死不救,一時生靈塗炭!

這時,魏征當然要救民於水火,並說,“龍王已經觸犯天條了,百姓是無辜的,救了百姓也不會影響計劃!”

可是——

人曹官魏征,卻被下令,堅守崗位,不得救百姓之類!

——因為這樣才能迫使老百姓添更多香火!

不是吧!

神仙見死不救,反而更多香火?

是的!

因為,“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

還有,隻有經曆了生死無常,老百姓才會更加依賴神祗!

老百姓越貧窮越淒慘,他們就越高興!

這樣,他們渴求才會變得簡單!

譬如,隻求停雨!

隻求有東西吃……等等

而雨,本來就會停的;

吃的話,餓的人,自然會饑不擇食;

於是,百姓就更覺得神仙靈驗!

這跟斯德哥爾摩效應(愛上加害自己的人,越加害,越瘋狂的愛!)是一個道理!

——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由於龍王提前犯了天條,觀自在菩薩,唯有提前計劃!

讓涇河龍王去找SimonLEE,而魏征就堅守崗位,不得救百姓等,讓他務必完成任務!

魏征正是心灰意冷之時,被江流兒的噴子精神感動,決定把“取經大計”告訴江流兒,於是就有了【大壞西遊】!

觀自在菩薩,還被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