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三八 九 六十五道清虛令(2 / 2)

大宋朝將這一天,稱為天泣之夜。

趙清虛正一個人站在皇城之巔,先前老天尊所站的地方呆呆的看著天空中不斷的下落的傾盆大雨。

他本可以將雨水隔絕開來,但卻並沒有這樣做。

趙清虛任由這世所罕見的滂沱大雨衝刷著自己的身軀,從頭到尾,從上至下,從表層肌膚直到靈魂深處。

一刻鍾後,雨止。天色熹微,漸明。

趙清虛轉過身去,托著濕透了的龍袍,狼狽之極的一步步走下皇城,步入清虛殿。

當趙清虛狼狽之極的出現在殿外之時,滿堂的文武百官盡皆流露出一絲震驚。

但這絲驚訝倏然消散,所有人安靜的仿佛並沒有看見趙清虛一般。

後者從殿外一步跨出,而後頃刻間坐在了龍椅之上,濕透的龍袍也已在這一步之間變得幹幹淨淨。

“昨夜降雨一刻,禍及大宋朝六十五州之地。朕料想以福州,所宜州,宣州為首等二十七州之地,必有水患。”

趙清虛的眸子,從未有過的清明和澄澈。

“朕擬旨,傾吾大宋國庫,以南方殷州起始,至北方鯤州,自今日起,開運河,通南北。”

“另,遣吾大宋兵馬,布糧賑災,排水泄洪,以保大宋蒼生無憂。此為重中之重,六部禦使,三十二州令,務必慎而行之。”

“公保私囊,貪墨鎮壓地脈天材地寶者,殺無赦!!!”

趙清虛猛然一揮衣袖,眸中寒芒閃爍,厲聲喝道。

“啟奏陛下——”

“準。”趙清虛的眉頭一挑,而後道。

“開南北運河非一日之功,排水泄洪也非大宋兵馬之事,大宋國庫之中天材地寶得之不易,何以用其鎮壓各方因水患而損之地脈……”

“哼!”趙清虛冷哼一聲,直接抬了抬手,打斷了下方之人的話。

“你——你們所有人!都給朕記住,大宋國庫乃是趙家之物,趙家想將其用於何處便用於何處。”

“其餘諸事皆有商榷的餘地,唯獨此事,絕無可能!”

見滿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趙清虛方才冷冷的,一字一頓的道。

“陛下!”

趙清虛的話音剛落,下方一個頭發都有些花白的老臣忍不住的再度出聲,想要勸阻。

“朕下六十五道清虛令牌,阻者殺無赦!位公謀私者,殺無赦!對百姓不敬者,殺無赦!不尊令法者,殺無赦!”

“各方兵馬膽敢抗令不予賑災之事者,連誅九族!!!”

趙清虛冷冷的拋下一句又一句斬釘截鐵的話語來。

寂靜,整個清虛殿內,一瞬間死一般的寂靜。無論是三十二州令,亦或者六部禦使,盡皆不敢再有任何反對的措辭。

“退朝。”

趙清虛衣袖一揮,一步踏出,便已消失在清虛殿內。

整個清虛殿內,文武百官盡皆開始議論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趙清虛竟然變成了一個寧負皇朝,不負蒼生的仁君。

六十五道清虛令,是趙清虛在位之時他所能頒發的最有效果的令牌。

六十五是大宋王朝所有州的總和,那麼也就代表著他這一次的聖旨絕沒有改變的可能性。

就算是宋朝皇室的那些老祖宗出麵,隻要不想殺了他們的後輩,亦或者逼他放棄皇位,那麼就決然不可能有絲毫動搖的幾率了。

因此議論聲隻響起了少頃,滿朝文武盡皆如潮水般散去。

在這樣的恐怖壓力之下,所有人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力爭將趙清虛交代的事情辦好。就算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在自己否則的方麵,絕不能出差。

能站上大宋朝朝堂的臣子,絕沒有任何一人是個白癡。

他們完全可以從趙清虛的詭異舉動和斬釘截鐵的命令中判斷出,他們的帝王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極度看重這一道聖旨。

而如果他們不看重,那麼後果自然可以想象。

整個大宋王朝的秩序,在趙清虛的一道聖旨之下,瞬間變得沸騰了起來。

本來無所事事,甚至於最輕鬆的六部禦使以及三十二州令,此刻卻成了整個王朝上下最忙碌的人。

趙清虛從頭到尾除了頒布聖旨意外,就獨獨點名指出了他們三十八人,可想而知,若是其中某一個人做些濫竽充數的舒清,那麼那一句株連九族的話,也許並非單單針對於大宋朝的那些士兵。

這一場持續一刻鍾的暴雨放在大宋朝本該是災難,無數的百姓將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但在趙清虛這一道仁明的聖旨下,卻讓所有的大宋朝百姓心頭,重新拾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PS:願所有災區群眾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