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留守(1 / 2)

風濯不肯放手,陳健也就不能強取,思來想去隻能慢慢解決,反正兩三年之內風城的管理層就會被夏城慢慢侵占。 Ww W COM

九月中旬的某,陳健從數千人的手裏接過了象征權利的杖,簡單的木頭,一個熟練的木工一可以做出好幾個,但是經過數千人的傳遞後意義已經不同。

他借助東夷人的力量,輕易地完成了許多領夢想的獨斷之權,同時又擁有了許多氏族領期待的威望和信任。

在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之後,便要考慮返回的問題了。

已經是深秋,再耽擱一陣返回的路程將更加困難,如今這些人已經是自己手中的,每死一個都是夏城的損失。

夏城的士兵知道要返回的消息,確定戰爭已經結束,於是可以問出他們的疑問。

士兵們推選出的人連同所有跟隨出征的城邑高層一同找到了陳健,他們早就知道陳健要在這裏築城,誰留下將是他們關心的問題。服那些城邑親貴子嗣的理由並不能服夏城國人。

戰略是一回事,可讓所有人都因為這種大局觀而認同決定並不可能。他是夏城的領,所以還需要站在夏城的角度上而不是諸部盟的角度上去服夏城的國人。

“在這裏築城是為了和東夷的戰爭,這個你們已經知道了,我要解釋的是不同於這些的東西。”

“這裏地勢平坦,兩年三熟絕無問題,而且土質肥沃,正適合大規模的種植。隻要咱們在這裏站穩腳跟,實行一些有別於其餘城邑的政策,會有源源不斷地人逃到這裏開始新的生活。”

“在榆城或是夏城,新的政策需要考慮其餘城邑的態度,他們的親貴和領會堅決反對,咱們會成為眾人的敵人,那是沒有必要的。可我在東夷的土地上折騰,離他們很遠,受到的反對聲也會一些。”

“有這樣一個地方,東夷內部的奴隸、掠走的咱們的親族都有一條可以逃走的路。隻要咱們站得穩,用不了三年這裏就會逃來萬人。哪怕這萬人不能作為士兵,可隻要他們耕種,如夏城一樣繳納賦稅,咱們便又多出了萬人的力量。為什麼不做呢?”

“逃過來一個人,咱們便壯大一分。”

“再者,咱們將來是要和東夷人貿易交換的,否則咱們的東西賣給誰呢?隨著交換的進行,咱們的語言、文字、風俗、對祖先的崇拜等等這些,都會不斷被東夷人接受。而且咱們的錢幣也能推廣到這裏,隻有他們接受了咱們的錢認同了咱們的錢,錢才能買到東西。”

“你們也知道大河南岸的那個族群,去年遣使來到粟城帶來了白布和稻米,我也派人跟隨前往交換一些種子,此時應該也快回來了。”

“到時候那種可以織布的白花便在這裏種植,榆夏附近隻用最少的人口保證糧食,也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到作坊中,擠誇其餘城邑的作坊。這東西織布比麻更簡單織出的布匹也更好,染紡司也可以擴大規模革新工具,至少不用浸泡漚爛撕麻皮,總要省很多人手。”

這些理由都很現實,榆城附近的城邑對於陳健默許各個城邑的奴隸逃亡大野澤附近的事已經相當不滿,這一點士兵們都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