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這小日子過的(1 / 2)

場下又有一個人接著問:“薛綜說的,隻是相對而言了。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卻是相國曹參之後。劉備雖自稱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人們隻知道他是一個織席販屨的,具體的到底是不是姓劉,有誰知道呢,萬一他不姓劉,是一個姓唐的呢,或者是一個和尚呢,豈不是白白讓這小子撿了一個大便宜。他一個平頭百姓,怎麼能與曹操相提並論呢?”

我心裏暗暗佩服這個人的推測能力,簡直絲毫不差。“請問,你是?”我仔細打量他一番後問。

“咦,我發現你怎麼誰都不認識,來江東之前有沒有準備,你是諸葛孔明嗎……在下陸績!”沒想到被這小子擺了一刀。

“哦,是陸老弟啊,失敬失敬。”我笑道,“就算曹操是曹相國之後,但曹相國忠君愛民;而這個曹操卻專權肆橫,欺淩君父,不僅僅是無君,而且還蔑祖。而我家主公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是按譜賜爵,怎麼說無可稽考呢?也根本不可能是什麼姓唐的和尚。而且編草鞋怎麼了,不是為了混口飯吃嗎?當年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朱元璋不也是乞丐出身嗎;薑子牙也是釣了八十歲的魚呀。織席販屨,又有什麼可恥呢?沒有他們編出草鞋,你穿什麼啊?”

陸績正要再說,又有一個搶說道:“孔明,你說的很有道理,看來讀了不少書。請問你平時都研究什麼經典?”

為了不丟臉,我不問他什麼名字了,直接答道:“唉呀!也沒讀幾本,平時沒事隨便翻翻,尋章摘句罷了,多讀書不一定能興邦立國。伊尹、薑子牙、張良、陳平、鄧禹、耿弇等人,都有匡扶宇宙之才,沒見他們一生專門研究什麼經典,關鍵是能學以致用嘛。”其實我哪裏讀過什麼書,算來也就碰過《rou蒲團》、《金瓶梅》那幾本必備寶典,而且還都是純圖片,沒有多少文學研究價值。

又有一個人說:“你好說大話,不一定有真才實學,不敢說出研究什麼經典,怕書名都說不出來,被真正的儒者恥笑罷了。”明顯是在取笑我。

我清了清嗓門說:“你說的對,我沒讀過什麼書。但這做人吧,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忠君愛國,守正惡邪,為世人做出偉大的功勳,名留後世。而小人隻會雕蟲小技,吟詩作賦,隻會在區區筆硯之間玩遊戲,數黑論黃,舞文弄墨;雖然下筆有千言,胸中實無一良策。比如楊雄,以文章聞名於世,卻屈身事奉王莽,最後被王莽逼得跳樓,這就是典型的小人。所以即便是他的經典著作,又有什麼好讀的呢。隻要自己有真本事,做人做成功了,同樣是一個經典,時代的一部經典著作。”

我對答如流,東吳名流一個接一個地被駁倒,後麵的人還想出難題刁難。這時老將黃蓋身披鎧甲,嘩啦嘩啦地從外麵走進來,厲聲說道:“夠了夠了,孔明是當世奇才,你們以唇舌相難,太無禮了。這是待客之道嗎!現在曹操大軍壓境,你們不思退敵之策,隻會在這裏鬥口舌嗎?”轉身對我說:“先生你跟他們這些人說話沒用,別理他們,為什麼不把你的金玉良言說給我們主公聽呢?”說罷,帶著我去見孫權。

黃蓋和魯肅將我帶到了偏殿,見到了孫權。跟三國裏講的一樣,孫權藍眼晴,紅胡須,氣宇軒昂,氣度不凡。孫權一見到我就問:“你就是那個諸葛亮?”

“對,這是在下,人稱諸葛村夫!”我故作謙虛。

孫權嗬嗬一笑:“肥頭大耳的,看不出來啊,能當上劉皇叔的軍師……還別說,就你這模樣,跟村夫倒是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