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 匹夫有責
卷首語
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清初大儒顧炎武則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是先哲們對官與民職責的兩種界定,而在2014年6月28日舉行的“中國安全高級論壇(2014)”上,這兩種職責卻在一群人身上閃耀出可貴的光芒。這群人就是參加本次論壇的近50位中國軍界、政界和學界的專家學者,他們中有耄耋之齡的巍巍老者,有春秋鼎盛的愛國誌士,也有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究,他們不顧酷暑趕赴京西賓館,指點江山,在兩天的會議時間裏為國勞盡心力。
他們所談論和研討的絕對是中國的大事,也是涉及到每個中國人的大事,那就是國家的安全問題。人類自從形成自己的社會體係以來,一直有自然災難之外的最大危機,那就是被同類侵占領地、掠奪資源,甚至被殺戮。
為了免遭同類的侵略,“國家”的意識才不斷被強化。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國家是否安全一直是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普遍關心的頭等大事,如果國將不國,夫民複何附?兩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發生類似“二戰”這樣殘酷戰爭的幾率正在減少,但這並不等於說,人類就一定能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別的不說,現在一些軍事強國所擁有的核武器總量足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如果國與國之間無法做到和平共處,一旦發生戰爭,特別是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後果將不堪設想!
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今天已經成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亞洲最大的軍事強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麵對著一個新的強國的崛起,守成大國斷不會袖手旁觀,有著明顯軍國主義傾向的近鄰則四處出擊,試圖在中國周邊攪混水。進入新世紀以來,盡管我們一再強調和平崛起,一再聲明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但守成大國對中國的警惕、防範、施壓、圍逼卻一直沒有中斷過,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圍繞中國東海釣魚島、南海黃岩島、中國“981”海上鑽井平台等的國際紛爭驟然增多,一些國家大有在中國周邊聯合鬧事的傾向。
中國麵臨著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對內維護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如何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一時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安全高級論壇(2014)”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及時召開的,意義非常。
難能可貴的是,本次論壇並沒有太多的政府旨意和背景,卻能吸引到包括著名軍事評論員徐光裕、彭光謙,著名軍事戰略家黃星、喬良,著名學者劉江永、曲星、穀源洋等專家的到場,大家在論壇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拳拳愛國之心溢於言表。論壇研討話題既涉及國際上風雲洶湧的大國之爭,也重提了有關政治、民族、生態等國內安全問題;既探討了美國亞太再平衡的利益得失,也商榷了中國如何應對東海南海紛爭的周邊外交政策;既分析了領土、主權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深究了科技、經濟、能源等對中國安全發展的舉足輕重;既看到了過去之中國的經驗教訓,也展望了未來之中國的輝煌前程。
與會者的民間參與特色,議題的高端性、嚴肅性,論壇成果的豐富性,這些特質決定了“中國安全高級論壇(2014)”必然會受到各方的關注。《祖國》雜誌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我們將論壇成果彙編成專刊公開發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記錄和傳播這些優秀成果。限於版麵和篇幅,我們未能將全體專家學者的思想成果悉數發表,隻選取了其中的精華部分編輯成冊,遺珠之憾,隻能寄望於下一屆更為精彩的盛會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