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話高西慶(1 / 3)

對話高西慶

留學廣角

作者:劉曉蕾 白瑜

關於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任的長期財務投資者

經濟學上很簡單的道理,冒多大風險,要求的收益就會有多大。反過來說,你要企圖獲得多大收益,你就必須冒這麼大風險。比如你有100塊錢,要想以保住這100塊本錢為最大的原則,你自然而然就把它放在最保險的地方,如果能獲得一點利息最好,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像我們買美國國債,10年期的美國國債利息目前隻有1.7-1.8%,要是1年期的就是百分之零點幾,那跟沒有一樣,因為它的通貨膨脹率高,但這就是最保險的。雖然大家都抱怨美國天天發國債,但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大家都去買美國國債,大家仍然覺得美國國債相對是最安全的。

我們國家已經有3萬多億外彙儲備,其中有1萬多億是美國國債。所以為什麼美國一直很擔心我們,說我們放債,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把錢收回來,他們就很麻煩,他們管這個叫金融原子彈。事實上在今天這個社會,這個原子彈扔不出去,因為大家經濟上的相互關係太密切了,不能說你不喜歡我,我就走了。你是走不開的。

對於中投來講,我們指望的不是隻拿百分之一二的收益,雖然比較保險,但所謂的保險隻是相對的,價值不斷往下走,所以才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國家交給我們的基本任務就是要把這個錢投資到外麵去,讓外彙能夠保值增值。我們這些錢原則上要冒相對大的風險去取得更大的收益。

我們是主權財富基金,要求的不是在某個特定行業裏取得控製權進行管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而且這也不是我們這樣的機構該做的事。我們作為財務方麵的投資者,從財務角度看,主要依靠的是人家的管理團隊,我們去判斷這個管理團隊的能力,做積極的少數投資者。剛開始我們比較消極,因為沒這個能力,慢慢的越來越熟悉,現在相對的積極了。所謂積極就是他們的董事會我都去參加,他說什麼我都要聽,我們看了董事會的東西要自己研究一下對我們是不是有利,有時候我們也會提點意見,不能完全被動消極,覺得不好就賣掉。

關於國家財富:理想主義和文化精神是最大的財富

過去大家隻認實體財富,就是工廠、機器、廠房、樓房這些,這些肯定也是財富的表現形式,但如果你對現代經濟的了解不夠的話,隻看這些財富是會吃虧的。財富形式有實物,但有很多還是跟經濟軟實力有關。

為什麼我們搞資本市場,是有他的道理的。這些財富表現出來比實體財富大很多,你說它都是假的,是虛擬的,但美國人印出的票子拿你這來買東西,老百姓就認它,它就有這個購買力。計算國家每年的GDP,能看出這個國家在世界經濟體中的位置,美國的GDP現在占世界經濟的25%多,比以前差很遠。可是在他的資本市場,美國證券市場市值占全世界60%多,它的市場流通性最好,財富有這種馬太效應,就往這個地方流。

另外美國的市場機製比較好,特別是法律機製比較透明,這就比較容易預測,這也是很重要的。現代社會各國的法律法規差不多,但最後還要落到執行力上。法律法規拿出來之後是否能執行,普通老百姓碰到了跟法律有關的問題是不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這在很多國家很普遍,小到過馬路和隨地吐痰,大到比如一棟樓的歸屬,沒有法律機製的保障,做交易的時候本來可以值100億的樓,最後20億也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