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渺心喜的卻是,在竟陵多日,竟有不少豪傑願意跟隨他北去,更得魯南大俠和華山隱者的支持。
魯南大俠和華山隱者當然不會依附林渺,但卻給林渺引見了一些武林人物,更表示大力支持林渺的梟城軍,這使林渺的聲威大振。
同時,華山隱者和魯南大俠對林渺的武功感到極為驚訝。
華山隱者對林渺的感受尤深,因為他曾兩次遇到林渺,但此刻林渺給他的感覺猶如深潭之水,無可揣度,整個人的氣質也似乎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不明白這兩個多月來在林渺身上發生了些什麼,不過,他慶幸的是,林渺不是壞人,以其善待百姓的仁慈,武功好隻會對百姓有利。
盡管華山隱者並不怎麼涉足俗事,但卻並不是不關心天下大事和百姓的疾苦。林渺能將一座小小的梟城治理得那樣子,他確實對林渺極有好感,如此年輕便有如此能力,而此刻又擁有如此武功和才智,這使華山隱者極樂意相助林渺。
林渺還找到了季步,知其一直在河畔等了三日,忽驚見死亡沼澤之中那一幕幕恐怖之景,才駭然離開死亡沼澤。他沒想到林渺居然能夠回來,確實是極為欣喜。
季步在竟陵漁民之中極有聲望,因此,為林渺幫忙不少,而薑萬寶也是季步為之聯係的。
薑萬寶知道林渺居然在竟陵,這下可樂壞了,立刻飛鴿傳書小刀六,告之林渺的消息,同時將近日來的情況稟明林渺。
薑萬寶行事確實極為縝密,融入到竟陵各行業之中,其身份根本就沒有人懷疑。而大量的資金則以壽通海的銀票形式運到北方兌現,這使得運作起來方便安全多了,根本就不用擔心匪人劫銀之類的事,至於如何將這些銀子轉化成物資,那便是梟城和小刀六的事了。
在南方的生意全都轉入暗處,即使是綠林軍想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南方諸軍有隨劉玄之意,但在各自的地盤仍然執行著各自的政策,諸如秦豐和張霸之流,他們絕不會輕易服人。不過,他們答應,隻要劉玄攻下洛陽之後,必會依附,但誰都知道秦豐並不看好劉玄和王邑大軍之戰。如果劉玄不能破王莽大軍的主力得洛陽,那依附此人也沒有半點意義。因此,秦豐和張霸並不怎麼響應劉玄的號召,而各行其是。
秦豐和張霸皆是一方霸主,劉玄暫時仍不敢對其如何,而薑萬寶便在這些地方巧妙地動作,與南方的諸蠻交易,將南蠻之地的東西運至中原,又將中原之物遠運南嶺之外,更將自己的兵刃遠銷,另外大肆買賣鹽糧之物。這亂世之中,實力才是說話的根本,王法已經不再有什麼作用,隻要能給地方官一些好處,他們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使得薑萬寶的生意極為順暢,越做越大,財源也便滾滾而至。
再說,許多生意都不是由薑萬寶親自打點,大多交於手下的人物與當地合作的豪強出麵,其隱蔽性更強。這些當地的豪強自然明白薑萬寶所擁有的力量不小,並不敢耍什麼花樣,至少到目前為止,薑萬寶所操持的南方生意仍極為穩健,即使是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也會很快平複。在薑萬寶的身邊擁有一群人才,集思廣益,比之諸如遊龍軍中的客卿們更有效許多。
當然,林渺並不會在竟陵住太久,因為五月端陽就要到了,所有的武林人物都想去看一看中原繼武林皇帝、邪神和崆峒上任掌門之後的第一高手與貴霜國最具聲威的高手之決戰,這確實是沉寂了十餘年的武林一大盛事,是以沒有人願意錯過武當山一戰,即使是在王莽百萬大軍聚結南下的情況之下。
武林人有武林人的嗜好,那玄門寶藏的風波似乎在無聲之中平息,雖然許多人都在恨那給武林諸派及三教九流的人物開這個大玩笑的人,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的敢怎樣,因為傳聞這乃是江湖之中這些年來最大的一股潛流,“天魔門”的計劃。
盡管天魔門行事詭秘,但是卻並沒有多少人不知道天魔門的可怕。是以,當許多人知道這又是天魔門的一個玩笑時,隻好將憤怒憋在心裏不敢言語。
竟陵也很快由熱鬧變得冷清,那些藏寶圖倒也賣出了不少,有些人隻想拿來記住這個江湖的鬧劇,記住這屈辱的典故。
穀城,基本上已經不再屬於朝廷。當地豪強聞劉玄稱帝複漢室江山,立刻殺城守自稱將軍,隻待劉玄招安立刻響應。
劉玄並沒有時間來招安穀城的杜維大將軍,因為他將麵對有史以來的最強敵人,王莽的百萬大軍!在這種緊張的時刻,他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其他的任何事情,自然暫時不能對穀城等地招安,而是一門心思放在這次將臨的大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