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1 / 2)

劉玄也不得不歎,自己仍小看了林渺手下的人。他知道薑萬寶是個極為厲害的人,但卻知道這次送銀子的不是薑萬寶,因此他可能是有點估計不足,沒想到在薑萬寶的手下也有這般人才。

劉玄知道,他應該狠力去關注林渺留在中原的力量了,不過,他不覺得林渺會是最大的威脅。

最大的威脅來自天魔門,當劉玄對天魔門知道得越多,便越覺得其可怕,這股力量甚至已經滲至了更始政權中的許多骨幹之中。在更始政權之中,有許多人便是天魔門之人。

劉玄自不是昔日的劉玄,而是舂陵劉家的劉仲,以其野心,絕不想讓天魔門操控了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必須清除各處的天魔門力量。

天魔門的人絕想不到此刻的劉玄已不是昔日的劉玄,也絕不會想到出賣其所有內部消息的居然會是他們的護法。

而要對付天魔門,劉玄則是借邪神的力量。

邪神也是劉玄所要清除的對象,但他隻會對邪神表現得極為謙恭,至少,在沒有除去天魔門的威脅之前,他對邪神隻會以最謙恭的姿態出現,因為邪神便在他的皇宮之中。

天魔門也知道四處劫殺他們弟子的人便是邪神門徒,但是邪神門徒也如同天魔門一樣神秘,極難對付。

因此,在江湖之中,盡管天魔門的力量要強過邪神門徒,卻似乎陷於敵暗我明的不利地位,也占不到什麼便宜。

劉玄要的便是這種效果,當邪神門徒與天魔門兩敗俱傷之時,他便可以憑借自己培養起來的親信力量而毀去這兩股力量的殘餘,那時,他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做大漢天子了。

林渺自梟城來上表,這讓他有點意外,猜不透林渺心中想的是什麼,但無論是什麼,他都必須回複,更把降表遍示群臣。因林渺乃是舂陵劉家之後,也是漢室正統,又雄居北方,自然不能不封。

劉玄心中卻是另有打算,他先給林渺一個名分,然後讓林渺前來京城授印信。但他絕不想林渺再活著返回北方,因此他並不怕給林渺一個什麼很高的虛銜。

劉玄傳旨,因劉秀在昆陽之戰中立有大功,等同於劉仲,因此封為陽武侯,更行大司徒之職持節過河,招撫河北諸州郡,讓其回京授印持節。

劉玄的聖旨快速傳出,這確實極具誘惑,但有許多人都很明白,林渺隻要來京城便是有來無回。至少,也會永遠軟禁在京城之中,因此並沒有人爭議。

另外,有許多人都認為劉寅本是更始政權的大司徒,林渺是其親弟弟,而且若昆陽之戰中沒有林渺,便不會有綠林軍的今天,所以,劉玄對林渺的封賞並不過分,而讓林渺行大司徒之職過河招撫河北諸郡,隻怕沒有人比林渺更適合擔此任務,因其在北方本就有自己的力量,更是名動北方,極有影響。

九月中旬,洛陽舉城而降,劉玄大喜,立刻決定自宛城遷都洛陽。

而此刻長安城也是在風雨中飄搖,王莽幾乎已無可派之兵,九虎將有六人或死或逃,另外三人也是在京師苟延殘喘,現在連守長安城的兵力都不夠,而義軍已經逼臨城下。

李鬆、鄧曄等已整合了華陰所有的攻城器具,準備對長安城強攻。

王莽已無法可想,隻得出最後的下策,赦免獄中囚徒,讓其拿兵器上陣打仗,但讓他想不到的卻是這些囚徒還沒出城,便一哄而散,根本就沒有人願意上陣送死。

王莽幾乎已經絕望了,而長安城外的進攻便要開始了,他幾乎已經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惟一可做的便是坐以待斃。他已經數日未食未眠,精神幾近崩潰,內心深處,已經感到深深的絕望。

老天並沒有幫他,整個長安城的人都似乎在恨他,突然之間,他覺得讓人恨也是一件痛快的事,深深的孤獨使悲哀深深地種入他的心海,數十年的浮華到頭來隻是孑然一身,便連自己的兒子都選擇了背叛,更別說是外人了。

也是該作一個了結的時候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雖然這對王莽來說算不了什麼,以他的功力,如果真的想活下去,隻怕很難有人能找得到他。但是,如果天下的人都已經拋棄了他,他又何必要再苟且?不如與自己的王朝一起埋葬,這也是王莽不離長安的原因。

生與死,對於王莽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想自己三十八歲輔政,獨霸朝野,五十一歲攝政,更是無人能攖其鋒,雖為武皇劉正幾乎逼上絕路,但他終還是沒死。

被武皇劉正逼上絕路這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試想,當年的天下,又有誰能是武皇劉正之敵呢?此人隻能是武林的一個神話,即使是兩百多年前的西楚霸王和漢高祖都無法與之相比,江湖中三百年所未曾有過的絕世奇才。放眼當今江湖,雖也有武學奇才輩出,可是無人能出武皇劉正之右,更不會有人能夠在江湖之中取代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