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1 / 2)

“對不起,請公公回稟聖上,這旨我不能接,眼下河北各路義軍雄踞一地,若是不平河北之亂,勢必使禍事再起,河北百姓將會再受戰亂之苦,待臣平定河北之亂後,馬上回京向皇上請罪!”劉秀突然堅決地道。

柳公公一時也怔住了,半晌才盯著劉秀道:“你應知拒接聖旨是欺君之罪!”

劉秀並不為所動,吸了口氣道:“我想皇上聖明,必能體諒微臣的此番苦心。請公公回稟皇上,我需平定了河北之後才能南歸!”

“違抗聖旨者當斬!”一名禁軍頭領鏘地拔劍而出。

“鏘……”在眾禁軍拔劍而出之時,劉秀身邊的將領也立刻挺身而起,一時雙方刀劍相向。

劉秀忙伸手製止身後的諸將,目光悠然投向那禁軍頭領。

那禁軍頭領被劉秀的目光所視,仿佛是裸露在秋風中,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不敢與劉秀對視。

柳公公的神色也微變,他卻老奸巨滑地打了個哈哈道:“既然蕭王已決定,那我就隻好如實回稟皇上了!”

“有勞公公了!”劉秀坦然道。

柳公公哪還不知道,這裏是劉秀的地盤,更有梟城勇將無數,一個不好,隻會激得劉秀立刻翻臉,說不定還會當場斬殺了他們,因此他並不敢太過緊逼。

“公公遠道而來,先用飯歇息吧。”劉秀淡淡地道。

“蕭王請了!”柳公公也笑了笑。

寇恂與耿弇合大軍五萬,加上黃河幫的數萬大軍,兩方夾擊,立刻切開了高湖與重連軍的聯合,更以摧枯拉朽之勢連破數城。

高湖與重連軍的將士也紛紛投降。

因知王郎兵敗而死,許多高湖將領早已失去了鬥誌,且這數月來,被遲昭平和馬適求的兵力騷擾得有些筋疲力竭了,自然無法再抗拒寇恂這股新銳之軍的狂攻。

僅用十天的時間,高湖與重連便已俯首稱臣。

寇恂整理降軍,立刻為劉秀送上捷報,而此刻劉秀已調回吳漢,遣其回北方調發幽、冀十郡的兵力北掃大槍;賈複與朱右調守梟城;馮異前往上江、大彤、鐵脛,遊說諸路義軍歸降未果。

劉秀便命卓茂、寇恂、姚期諸將出征,以定河內。

而此刻鄧禹則與馮異、耿弇整合黃河幫與梟城軍,並重要編排高湖與重連的降軍,頓時實力大增,兵力達數十萬之眾。

……

“主公,如今我們兵多將廣,中原大亂,我們應該趁機入主中原才是!”馮異懇然道。

劉秀望了鄧禹一眼,道:“軍師意下如何呢?”

“馮將軍所言極是,中原各地分化,若能把握時機,必可獲利!”鄧禹也道。

劉秀笑了笑道:“其實我心中早有主見,此刻若入主中原,因南有洛陽朱鮪、李軼大軍,東郡又有赤眉,我們都不宜強攻,而若自平原進軍,必與張步等以硬碰硬,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以我們的兵力,稱雄一方足夠,卻不宜與強敵相耗,因此隻能先吃軟肋!”

“先吃軟肋?”鄧禹與馮異不解。

“赤眉此去必破長安,若讓其破長安,在西北穩住陣勢,隻怕便難以抗衡,因此我們要讓其得長安而無法穩住長安!”劉秀充滿信心地道。

“屬下不解!”鄧禹道。

“不能穩住有幾大原因,其一便是遇到強勢攻擊;其二便是糧盡矢絕。隻要有這兩個原因中的其中之一,赤眉軍勢必難以在長安久呆,也就隻能做流寇之爭了。”劉秀悠然道。

“河東!”鄧禹與馮異不由同聲道。

劉秀不由得笑了,點頭道:“不錯,河東乃是長安的糧倉,如若我們得了河東,就是樊祟得了長安也枉然!”

“主公高見!河東無強將,守兵也並不多,若我們向河東下手,隻要足夠快,當可趕在赤眉軍破長安之前奪下,到時我們坐擁河東、河北兩大糧倉,必能一舉定中原!”鄧禹讚道。

“不錯,此戰確要足夠快,否則洛陽的王匡領兵回救,必不好對付。若是我們能一舉奪下河東,赤眉軍就必難有所成,再趁赤眉轉攻西部之時,我們便可入主中原,平東海,待赤眉回頭定已不及!”劉秀不無向往地道。

馮異和鄧禹也聽得眼睛大放光彩,劉秀的分析確實是高論,仿佛他們已經看到了他日的勝利。

“那主公要派誰去攻打河東呢?”鄧禹問道。

“你!”劉秀肯定地道。

“謝主公!”鄧禹大喜。

“我給你挑選精兵兩萬,可自行選編裨將以下的部將,其他人你可以在軍中任意挑選,明日登台拜將!”劉秀悠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