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 (3)(1 / 3)

好不容易車到鎮上,停在鎮政府的門口,剛一停穩,車上的人就蜂擁著往下擠,洪有蘭臨下車,再一次感激的對他說:“謝謝儂。“梁安邦擺擺手說:“你已經謝過了,不用再謝。”

等人走鬆了才不慌不忙拿起背包下車。剛踏出車門,早在鎮政府大門口等候的二哥看見他叫道:“細佬,在這在這。”

幾天前他要回家,給大隊裏打了個電話,請大隊的人給家裏人說一聲自己今天到家。家裏到鎮上有三四裏路,走回去還要拿東西夠嗆,梁安邦一看二哥比幾年前老多了,不到四十歲的人竟然有了皺紋,同樣汗流滿麵,在車門口一把接過他手中的包,問就隻有這些?梁安邦笑笑說其他的都留在學校,支援那些比我更困難的學弟。

二哥看了看幾年沒見麵的老細,比去上學要沉穩得多也成熟得多,真正是瀟灑英俊的好兒郎,嘴動了動說:“好,咱回屋,咱爸咱媽可等急了,早幾天知道儂要回來就不住念叨老細哪時哪時到,要俺不要到時忘記了來接儂。”

嘴說著,眼裏卻依稀閃動著動情的淚光,是啊!誰叫幾年未見,血濃於水的親情,擱誰身上不想念呢?梁安邦眼圈也有點發紅,哽咽地問了句:“咱爸咱媽身體還好吧?”等二哥點點頭說好著呢,記起今天最重要的事,對二哥說你在這裏等會我,我得到政府報到去,去去就來。一邊說一邊揮著手向院內走去。

龍墩鎮政府並沒有多大變化,仍然是一棟老舊的三層混凝土建築在大院南邊上,正對大門的是一排瓦房,緊靠北邊上的是更久的一棟兩層預製塊樓房,這一棟基本是鎮政府工作人員的宿舍,辦公機構都在三層樓上。梁安邦向三層辦公樓走去,剛到樓腳下,一個熟悉的人影叫住了他:“咦,儂不是安邦嗎?”

熟悉的聲音,依然熟悉的麵孔,這不是教他初二初三的班主任洪老師麼,她怎麼到鎮政府來了?按捺住內心的疑問,他用恭敬的語氣回答:“洪老師,是我,我安邦啊!”

“真的是儂,安邦,儂到這兒有麼事哦?”

“洪老師,我今年畢業啊,分到這兒的。”

“哦,這樣啊,儂這不是來報到的,真快啊,一晃儂就大學畢業了,\"

洪友靈好像一時陷入了回憶,帶點感歎道\"怎麼,真的打算報效家鄉了?”

這話是有緣故的,作為她的得意弟子,洪老師是很關注他。當年梁安邦的分數高於重點大學,但他沒有去重點大學而是上了省農學院,雖是大學卻隻是一般的大學,省內都招不到多少生的,而梁安邦願意報考農學院是他從小看見農民的辛苦,想以自己的學識來回報家鄉的父老,能盡一己之力幫助一年忙到頭卻總沒過過舒心日子的父老鄉親走上一條致富之路,正如他的高考作文裏所寫:我的家鄉我的父老,在文中他詳述了農民的艱苦,曆朝曆代苦的不都是老百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作文裏充滿感情地寫了家鄉父老的生活之苦,然後他提出自己的理想,要盡畢生之力為生活在底層的農民奉獻自己的才智,奉獻自己為他們服務,最好的選擇就是報考農學院學一身本領回家鄉。高考語文150分的卷麵他自然是高分,140分隻少一分,而在超線誌向不改,連一向得意他的班主任也隻得長歎一聲隨他,說你以後可不要怪老師沒有提醒你,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由此在當時的南江一中也出了名,沒見過這樣傻帽的高材生,這可是應屆生,梁安邦在校內考分數一數二卻不去上重點名牌大學,偏偏選個毫無名氣的農學院而且是個沒幾個學生願意讀的那種大學。梁安邦倒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有多大不對,四年的學習反倒是覺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聽老師的話裏有感歎之意,用更加恭敬的語氣說:“我自己提出要回家鄉的,我當初選的專業就跟家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