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百分之二十的法律 上(1 / 2)

開一家酒店,使得養殖的效益鏈延長,他在公司的大會上麵說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工人們的讚成,給公司多賺錢,沒人會不同意,但是對這裏麵的投入有些人認為夠大,一百萬,今年公司剛剛轉為盈利,是不是應該先讓工人們嚐到寫甜頭再擴大投資?

這裏他沒表示反對,讓工人們經濟狀況好轉當然是迫切想做的事情,既然公司覺得投入一百萬數目太大了些,自己可以自行投資一部分,這就是自己有錢的好處,不必為錢的事情發愁,大會決定公司投入五十萬搞酒店,招牌就以北湖大酒店,宣傳的也是北湖水庫深水裏麵出產的魚類和純生態養殖才生豬,以及即將要開發的生態養雞項目。

在合作時,農場的上千畝林地並沒有納入合作範圍,現在,華夏公司的老總方華在養殖場生豬出欄時過來跟大夥吃了一餐飯,在飯桌上麵嚐到了北湖鎮的地方特色菜——風幹山雞,覺得味美非常,力主搞一個半自然形式的山雞養殖,養殖的最好地方就是農場那一片廣闊的山林,山林可以改造成符合市場需要的經濟林,樹林裏麵養雞,這個建議得到科研所的讚同,圍繞這個新的合作開發,公司很快新成立另外一個相關的公司——北湖林場,具體負責的原林場場長林青山,林場出產的山雞將會向華夏公司跟北湖大酒店提供純生態的山雞,技術方麵依舊由科研所支持。

北湖大酒店在他個人跟公司給打入五十萬到賬目上,劉顏就開始全力籌備酒店開業事務,建材店的一層讓出一間做酒店進門,二三四五層都歸酒店租用,從新裝修,二三層做酒店的營業空間,四層是唱歌跳舞的娛樂場所,五層則為酒店的住宿房間,他跟蘭芝他們隻有住到六樓,把那裏勒實裝修裝修,也讓自己好好享受享受。

酒店招聘人手等事項也全是劉顏一個人全力負責,說穿了,酒店就是他跟公司出錢,劉顏管理,到時候自己跟公司僅僅參與分紅利,人家劉顏得工資報酬,可沒有蘭芝那樣是歸蘭芝所有,由於靠近建材店,蘭芝有空也會幫忙過問過問,幫劉顏出出主意,這時候生性活躍的馬明莉加入酒店,還把自己的堂妹馬玉娟拉進來,馬玉娟是他初中同學,高中隻考了普高,初中畢業後沒再見過麵。

他隻管把錢打入賬上,其他的事情說了不過問就不過問,連名譽上的董事長都不擔任,五十萬塊錢是以老爺的名義出的,這個掛名就理所當然的給了老爺名下,家鄉搞養殖,同樣九月底有錢進賬,隻是沒分紅,這錢他是叫梁笑天先給了一部分,按照分紅肯定不隻這麼多。北湖農高方麵隻有派出了一個管理財務的專業會計,對酒店使用的錢肯定要進行監督,這是公司裏麵的人提出的意見,這是合理要求,不可能公司投資一半,連個資金使用去向都搞不清楚。

收稅工作接近尾聲,隨著工作的日益順利,今年全鎮的收稅任務可說是超曆史完成,加上今年的養殖紅火,可以預見,北湖鎮的財政收入肯定要比往年要好,從目前的數據初步可以估計,在去年的基礎上起碼要增收一半,這是他內心算的帳,跟劉書記嘮叨嘮叨這事,劉書記也認同他的這個估算,對今年的財政形勢感到樂觀,感歎今年的日子總算好過了。

這一點兩人都有同感,去年的日子確實難熬,要不是人家甘代縣長大筆一揮,給解決了一部分財政困難,日子還都不知道咋樣過過去。隻是我們政府工作好做了,當領導的日子沒那麼有壓力,在政府工作的人都會有相應的年終紅包,作為鄉鎮財政最大的吃財政飯的群體——老師來說,鎮裏財政增收並沒有惠及到他們身上,這在龍墩鎮他就領會到了,馬書記一知道鎮裏財政增收,跟劉書記一樣是滿心高興,手裏有錢,一把手說話都要硬紮,做事不必縮手縮腳,可是再多的錢,馬書記絲毫沒有想到老師身上。

這一點,也不能怪馬書記,老師的財政撥款按照劃分,是由縣財政下撥,鄉鎮沒有半點權力,不會拖欠克扣就算是不錯了,要讓鄉鎮財政考慮到老師們身上,好像不是鄉鎮財政的責任,鄉鎮沒那個義務,真有人要管,純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雖然國家<教師法>明文規定,地方財政每年增收的百分之二十要由於當地的教育事業,在大家的理解當中,這裏麵的地方政府肯定是指縣政府,不可能指鄉鎮一級,人家縣財政撥不撥錢跟鄉鎮扯不上一點關係,鄉鎮的工作人員還要靠縣財政撥款吃飯過生活。

劉書記也是跟馬書記他們都一樣的想法,半點沒有察覺梁安邦內心的想法,這個人總有點出人意料的想法,不是一般的鄉鎮幹部所能夠跟得上思路。梁安邦跟劉書記扯這些就是有些新的想法需要同劉書記交流交流,這關係到新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夠變成現實,落實到每年的實際行動中。

他巧妙的把話題引向教師的身上,說自己前次下鄉,又看見劉明漢老教師從鎮衛生院拿藥趕回家,說是還有課要趕回去上,老教師教一輩子書,將近退休,還是那樣認真,可生活過得還是那樣艱辛,不容易呀。劉明漢是劉書記的小學教師,說這個人劉書記絕對是有印象,更會有同情之心,如他所料,劉書記對自己的小學教師的境遇也是愛莫能助,說:“老先生是真不容易,生了一世的病,可是隻要不是病得難以走上講台,很少見到他老人家請假,經常是看見老先生喘著氣上課,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