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 二下(1 / 2)

移民搬遷裏麵有問題,文先生是深有感受。自己家裏發大水那年,並沒有進水,可是大隊的人找到自己問需要不需要搬遷指標,如果需要,隻要花個兩三千就可以買到一個指標。你想,搬遷指標國家撥款是一萬二,扣除搬遷辦理一些費用,至少還會有八九千,兩三千換來八九千,這樣的好生意一般人,誰不會去做呢?

文先生一口回絕,自己家裏發大水前一年剛剛做了新屋,不想再做過。其實是內心不想沾這趟渾水,天下雖不能有所兼濟,但定要獨善其身,君子愛財,必定要取之有道。

花了一夜功夫,文先生以《誰動了我的奶酪》為題寫的一篇短評出爐了。看著自己的傑作,他正要想著是不是寄往自己以前發表過短小說的《江州晚報》去,還是應該寄往其他的報紙上麵,以便造成更大的影響?

在省城讀大學的堂弟到他住的地方來玩。文學生對自己的這位老哥是非常佩服的,也是受了這人的影響,從小對文學格外的感興趣,兩人走在一起,就文學的話題常常談不完。

文先生見自己鍾愛的堂弟來了,正好,請文學生過目過目自己甚感滿意的傑作。文學生一見,一口氣看完,拍掌叫道:“三哥,你寫的東西太有針對性了,絕對是篇好的時評!誰動了我的奶酪,就是要問問地方政府到底是為什麼人服務,他們應該把自己擺在什麼樣的位置。”

文先生微微一笑,說:“那依你之見,我這篇短評應該寄往哪裏才比較合適?”

“要依我說,要寄就寄往《南方都市報》,那是我省最有影響力的一家時報,而且,那裏我還認識了幾個編輯,估計這篇報道見報肯定是沒有問題。”

對堂弟的這番話,文先生是完全有理由相信。短評應該不錯,更重要的事情真實度沒問題,加上堂弟還有關係,應該是沒什麼問題見報。

遲書記當天召開的鳴沙鄉黨委會。大會統一了意見,就是目前要集中一切力量搞定這件事。首先,責定蹲點橋墩村的文副書記找橋墩村的支書談話,務必要交代清楚這筆錢的去處,並且要及時主動的上交這筆錢,等候後麵的處理;其次,對村民該怎樣交代?是不是就用這筆錢補償村民的移民搬遷?大會討論的結果是,這筆錢暫時不動,凍結在那裏,移民搬遷可以等到下一次指標下撥再補上,現在就是要做好村民的工作,不能再有類似舉動,造成不好的影響。

應該說,鳴沙鄉政府所做的一切還是基本上遵照了他的意見,快速反應布置下去。可這些坐在辦公室裏麵的領導百密而有一疏,萬萬沒有料到還有一個書生敢這樣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接著,被鄉政府叫到鄉裏大會議室集中開會的橋墩村村民,麵對麵跟鄉裏領導一起商談。對鄉裏提出的這種以下一次移民搬遷指標來抵數的方法,當場的村民沒有一個人同意,說:“鄉政府是想拿俺們老百姓當傻子來對待,想拖著一天是一天,拖到大夥沒心思了,事情就不了了之。”

主持此次商談大會的移民搬遷辦遲副鄉長拿著話筒喊破了嗓子,也還是沒哪個村民聽這個領導的話,都紛紛嚷著要遲書記來,是遲書記當麵答應俺們的,俺們來了,遲書記不能躲著不露麵。

遲書記跟文鄉長都到了會場。解釋政府這樣做,就是為了保證村民的利益不受半點損失,至於移民搬遷指標絕對是不會沒有,文件都已經下發了,就在下半年到位,大夥完全用不著擔心這指標的事情。

有人嚷:“俺們不是不想相信政府,可是政府做事也得有個信譽,明明在車上答應了俺們,要叫俺們滿意為止,可現在儂們當領導的這不是又變卦了嗎?弄不好,到了下半年,儂們當領導的嘴一扁,又說什麼話出來,俺們不白費了心思?”

“就是,儂們當領導的嘴,都跟娘們的嘴一樣,都是三扁嘴,說話做不得數。”

“還有,俺們十幾戶人家的搬遷費都給儂們領導的幹什麼去了?大隊上的遲書記跟遲主任都在這裏,也應該跟大夥交交底,這是俺們大夥的錢,儂們幾個大隊的人想就這樣貪過門,沒那麼輕巧。”

“對這種人,儂們政府難道就不管嗎?俺們都不同意這樣的人當大隊領導,政府應該主持公道,對這種人儂們領導也要給個說法。”

“按照法律,貪汙這麼多錢,是要上法庭的,得判刑,難道儂們當領導的都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嗎?”

一夥人叫嚷嚷的,整個大會議室都給吵得回音不絕於耳。從沒經曆過這種場麵的遲書記這回真叫頭都大了。一雙眼睛注視著今天會議的主持人遲副鄉長,心裏對這人很是不爽,要不是這個小遲辦事不力,也不會弄成今天這種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