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幹部一樣,他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當天的報紙來瀏覽。這種習慣,不一定是要了解什麼,而是讓自己對事物的敏感能夠跟得上時代。報紙畢竟是每天新聞的製造地,及時掌握報紙上麵的消息,不至於使得自己的消息閉塞。
他還沒來得及瀏覽完這些報紙,一般情況下,有個把鍾頭自己看完,如果有事情的話,半個鍾頭的時間也差不多,這時,辦公桌上麵的電話響起來,竟然是皮縣長打過來的,皮縣長的第一句話就是“安邦,你看到今天的《南方都市報》沒有?上麵A版第二頁,有一篇文章,叫《誰動了我的奶酪》,寫的就是鳴沙鄉的事情哪。”
當他看到《南方都市報》上麵刊登的這篇文章《誰動了我的奶酪》時,第一時間就是反應:事情終於大發了,鳴沙鄉沒有及時處理好。
在這篇短評裏麵,作者先把遲老帽的經過寫了,從遲老帽無意中發現了村裏的移民搬遷指標報表,到遲老帽一回來就被派出所抓走,最後又無緣無故的給放了出來。
在客觀敘述了事情的經過之後,作者筆鋒一轉,說,移民搬遷是國家給與老百姓的一塊大奶酪,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在這裏,是誰動了遲老帽他們的這塊奶酪?我想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可偏偏這樣無需多加考慮的事情,在地方,卻沒有誰給遲老帽之流一個說法,這才是真正令人深感困惑也是難以理解的一個問題。
讓人心驚的是末尾的編者語:短評所揭露的是地方政府作為之中,明顯對老百姓利益不加以重視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有著令人深思的地方。一個地方,一個政府,一位領導如果真正能夠做到‘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我看,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就善莫大焉了。
他一邊拿著報紙一邊走,同時一邊心裏計劃,這事該怎樣去處理?現在看來不再是在縣裏專等結果的時候,估計皮縣長叫自己過去就是有這種因素在裏麵。
果然,皮縣長一見麵就說:“安邦,問題看來不是當初那般輕巧了。剛剛市裏有領導打電話過來問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得我們地方政府出麵處理才行。”
這話要是叫鳴沙鄉的兩位主要領導聽見了,他想肯定要大嚇一跳,皮縣長對鄉政府的工作很不滿意了。因此,在這火頭上,他說話也就小心了:“縣長,我看,事情是比當初要擴大了些,而且影響也確實不好。既然,鳴沙鄉政府不能迅速處理,我們就隻有嚴加督促了。”
“嗯,你跟我想的一樣。我是這麼想的,既然連上麵的領導都知道了,事情是肯定得要去彙報一下,所以呢,這結果必須這一兩天得有。上次的事情是你出麵,這次,就還得你到鳴沙鄉跑一趟,把調查結果給我。做到一點,得讓老百姓滿意了才行,不能有這樣的例子再次出現!”皮縣長決斷的下命令。
他帶上小武,坐著政府辦安排的小車趕往鳴沙鄉。車上,他再次看了看那篇文章,感覺這個叫文化的作者文筆還是很不錯的,笑著對小武:“你看,這個文化,水平很高嘞。一看就不是一般文筆,比你們政府辦的人是不是要高一截呀?”
小武也看見了這篇文章,同樣笑著說:“梁助理,叫我說哪,這人是有些文化,可是,措辭這樣尖利,對他個人並沒有好處,這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可以肯定一點的是,這人絕對不會是在政府工作的人員。”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