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辦公會,他接受的分工是協助分管農業一塊,具體就是農業產業化,農辦,農業綜合開發,林業,水利,水產,農墾,計劃生育,氣象,水文,生態保護,扶貧移民,負責與縣政協的聯係協調。分管農業,按照一般習慣,他的縣長排位就不是最後,而是至少位於常務副縣長後麵一兩位的樣子。
對皮縣長這樣做,沒有任何一個副縣長表示反對,各位副縣長的分工本就是縣長一句話的事情。馬副縣長分管城市建設一塊,那是馬書記的老本行,就如他分管農業,用皮縣長的話說“梁副縣長一直是搞農業,本人也是農學院畢業的,分管這一塊,正是熟門熟路,而且縣裏即將要搞農業試點也是在梁副縣長手裏搞起來的”,鑒於這兩點,他分管農業是天經地義。
私下裏,皮縣長跟他溝通,準備推薦他出任縣政府常務副縣長一職。曆來,副縣長裏麵進常委的一般隻有常務副縣長,其他的常委都是縣委那邊的人,這對縣政府來說非常不利。在前麵舉行的黨代會上麵,上一屆的田副縣長被選舉為縣委常委,也就是說縣政府這邊已經有了一個縣委,除了縣長之外,而今,皮縣長想推薦他為常務副縣長,那意思就很明顯,想增加縣政府這邊的縣委常委名額,從而增加縣政府一邊在全縣的話語權。
推薦他為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的報告能夠得到市裏通過,這裏麵,有陸書記的關照。陸書記馬上要上調到市裏,據說是接市委林副書記的班。陸書記對推薦他為常務副縣長是非常讚同的,從他主動到醫院看望陸書記起,兩人的印象就大為改觀。也是從那時候起,陸書記心裏就存了想培養他的念頭。從這件事,說明他這個人並不是那種隻有剛性而沒有柔性的人。一個人本身就有能力,加上知道怎樣去變通,可以想象得到今後的發展前景不會是一般。
他升任副縣長,開發區主任一職自然得讓出來,現在的開發區已經是形勢一片大好,能夠到這裏主持工作,就等於是他這個前人栽好了樹,後麵的人隻要等著摘樹上麵的果子了。這種好事縣裏凡是在官場裏麵混的人都清楚,想到開發區來的人自然也不會少。
對他的後任,縣裏肯定要征求他的意見,說實話,對開發區內部的幾個副主任,而今的安副主任雖然已經不再跟自己鬥著來,被自己收拾得服服帖帖,可對這種人,他是不放心交付。這個時候,陸書記一天在跟他談話時,略微跟他提到了辛筆杆,說小辛跟了自己三四年,又是你的好哥們,也該是放小辛出去,獨當一麵的時候了。
陸書記跟自己私下裏交談,忽然說到這句話,就不由他不上心,對領導的話,自然不能當作是無心說說而已,肯定是別有用意。再一琢磨,還真的是有些名堂。前些時候的鄉鎮換屆選舉,陸書記都沒有把小辛給放心去,現在卻說要讓辛筆杆去獨當一麵,會到哪裏去呢?好像除了他這裏,別的地方都已經安排了人。
對辛筆杆,他自然是非常的放心。讓辛筆杆來接自己的後手,應該是非常理想的結局。辛筆杆跟自己的老師於書記一樣都是從縣中出來的,是那種屬於有點文人氣質的一類人,本事應該是沒問題,也夠重情。他在讓辛筆杆接自己的位子,不能說裏麵完全沒有個人的感情因素,或者還有是很多人認為是那種用自己人的意圖,從內心,對他個人來說怕是還有一種想要回報辛筆杆的念頭,一直以來,辛筆杆對自己可說是沒得說的。
很自然,縣委組織部征求他後任人選時,他就毫不猶豫的提名了辛筆杆,雖說這人是自己的好兄弟,這在南江官場上麵的人都知道,但是,舉賢不避親,就像池旭舉薦自己一樣。
當時,負責考察的王部長,據說還要上調半級,已經是常委再調半級就是縣委副書記了,笑著對他說:“老弟,你可是夠大膽的喲,明知道這人是你的好朋友,還這樣明目張膽的舉薦。一點也不避嫌疑呀。”
他也是笑著回答:“王部長,你也知道我們是好朋友,所以,我才了解這人到底能不能勝任這個開發區主任一職,說心裏話,對開發區我是有很深的感情,不管是誰來當家,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能夠把開發區帶領好,繼續走向輝煌。這才是我要舉薦人的目的,至於這個人是誰,我就管不著了,兄弟也好,敵視我的人也好,隻要適合,我就會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