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陪同的沒有上午那樣多人,隻有易跟木,帶了個年紀跟他差不多的中年人來。易介紹是民族事務管理局的副局長彌。何馬上有些印象,說:“哦,你就是那個跟女人一道洗溫泉浴的彌五穀吧?”
彌五穀個子瘦高個,普通的平分頭,臉也是那種帶點馬臉的長形,斜跨著個大挎包,跟著易書記他們整個人顯得有些單薄,聽何局長這麼說,他也有些奇怪,何局長是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對這種事都不以為忤,問:“哦,還有這種事?”
他一直是江州地區工作,對景雲地方的民族風情沒有過多了解,上任匆忙,就更加沒有時間查看這裏的詳細資料,擺在他麵前的是要穩定,加快地方經濟發展。這才是他到景雲來的首要任務。
易書記顯然也聽說了這件事,微笑著解釋:“梁市長是這樣的,彌局長是本地人,剛到民族事務局擔當領導職務到鳳凰村去檢查工作,正好趕上鳳凰村民的節日,那裏人們作興七月二十五在一起溫泉男女共浴。這不,他到了那裏,地方領導認為趕上了,就一道去。就有了這檔子事。”
他有點明了,這裏的MOSUO族是唯一搬遷到景雲來的一支,是跟白族,苗族他們一同過來的,幾百年來藏在這大山裏麵,跟外界接觸不多,直到解放後才走出深穀,人們才逐漸對這些民族有所了解,對他們的民族風情更是感興趣。其中MOSUO族的風俗更是令飽經漢文化熏陶的人們大開眼界。
易書記所說的七月二十五其實就是格姆女神祀日,即“格姆過”。格姆就是MOSUO族人們心目中的山神,這一天,樹內的人都會自發地聚集在一起,男女老少身著盛裝,與達巴和喇嘛一起,成群結隊地到周圍山上朝拜。盛裝的摩梭男女圍繞格姆山祭祀完畢後,便開始野餐。接著男女老少圍在一起跳甲搓舞、獅子舞、蕩秋千、賽馬、對歌等縱情歡樂,有興趣的還去結識姑娘們,以便日後結交阿肖。
到了晚上,他們在有溫泉的地方,人們在沐浴之前先要找一塊地方燒起篝火,架好鍋灶燒水,殺雞割肉,把雞塊和豬膘肉一起下鍋烹煮。等食物煮熟後,人們先享用美味的食物和自製的蘇裏瑪酒。酒足飯飽後才去洗溫泉,MOSUO人保持著男女共浴的古老習俗。男人們大都不動聲色地脫去衣褲,走進水塘,女人也脫光衣服進入水裏。男人們在水裏悠閑地抽著煙,擦洗著自己的身體;婦女們坐在溫泉裏,梳理自己瀑布般的長發,擦洗光潔的肌膚。有時人們還*著全身在溫泉裏嘻笑、打鬧、互相挑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遮掩,也絲毫不覺得窘迫和尷尬。但是,不是所有的男女都可以共浴,同血緣的家庭洗溫泉時,男子不能和女子同池,卻不用避諱外人。
他笑著說:“這也是尊重民族風俗,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呀,彌副局長就這樣出名了?”
何局長淺笑著說:“要是僅僅跟他們洗個澡也沒什麼,問題是,我們的這個彌局長在那之後真的帶回來一個MOSUO族的老婆。梁市長大概還不知道吧,彌局長的少數民族老婆據說是他們一族人裏麵的大美女喲。”
“還有這麼一回事?彌局長,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參加就參加麼,這沒什麼的,可是,這樣做,對你的影響可就不大好了。”事情都過去很多年了,他大概也知道那事對這位彌局長的影響,帶點開玩笑的意味說。
“是啊,要不,以彌副局長跟梁市長您一樣的農學院畢業的正經本科大學生畢業的人才,哪裏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木縣長很有感歎的說。
“哦,彌局長也是省農學院畢業的?哪一屆?”他有些親切感了,下意識的問。
一問才知道,彌五穀比自己還早了一屆,心裏是有些為這人抱委屈。要不是有了那種事,應該說麵前的彌局長怕早就是彌市長了,當然,這一切都隻能是按說,一個人的成長道路都是沒有一定之規的,誰又能預料到自己會走到哪一步呢?
有了同學關係,他破例跟校友喝了一杯啤酒。晚餐相對比較少了點拘束,他也沒有像上午那樣板起臉喝酒,如果跟上午他們喝酒相比,這頓晚飯可說是談笑風生了。
太穀縣委安排的住所是太穀縣最高檔的酒樓——積爐居,靠近縣委招待所後麵的一棟清雅的別墅,這裏一般是縣委用來招待重要領導才會開放的地方,要不就是縣委主要領導在這裏休息,別的人是沒有資格進來看一看的。
他被安排在積爐居單獨一間房裏,何局長他們都是樓房。對這種環境,說實話,他心裏還是很滿意,清幽,適合人居住,可是,單獨對領導這種服務,卻又是叫人心裏不舒服,這一切都是因為特權才衍生的福利,沒有權力,不可能有這些。
安排的服務員地方顯然也是做了苦心,前來的幾個年輕服務員竟然都是太穀少數民族之一的白族少女,獨特的民族服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單獨照顧他這幾天生活起居的白族少女就是這樣。這位叫紮米的姑娘頭戴的是白族獨有的風花雪月,所謂風花雪月就是指: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關的風;豔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冒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垂下的發辮纏繞著花頭巾,露出側邊飄動的雪白纓穗,點染出白族少女頭飾和發型所特有的風韻。穿一襲長及腳踝的米黃色右襟圓領長衣,腰間一條繡花腰帶,渾如蟬翼的輕紗給人一種仙女飄飄的感覺,加上衣邊都是染成白色,更是加深了這種如同仙女下凡的味道。
晚上他謝絕了地方想要安排的節目,把自己聽到的彙報進行梳理,對明天要去調研的地方——鳳凰煤礦進行初步的了解。下午,在太穀鄉鎮企業局跟全縣的企業家走攏開會,聽取彙報。
對太穀的支柱產業,煤礦業增加了進一步的認識,這些私營企業家大部分都是靠山吃山致富的,可說是都是一些撐死膽大的人才有這種富起來的一部分,這些人大都沒有什麼文化,而今有了錢,想做的事情無非享樂,根本沒有加大發展的願望。從今天下午的座談就可以看出來,一個個賺錢賺的腦滿腸肥的,說話嗓門夠大夠粗,真正有眼光的人卻沒有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