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抓共管,化解欠薪
卷首語
作者:譚萍
1月2日下午1時許,氣溫達到零下10℃,在一處建築工地內,30歲的黑龍江籍女子周某因向工頭討要工資不成,便爬到30餘米高塔吊頂上欲跳下自殺。經過民警和消防官兵近兩個小時的努力,凍僵的周某最終被解救。
微博上有一首“討薪詩”被網友轉發無數。一位農民工拿著用工單位開具的欠條非但沒有拿到錢,反被揍了一頓,連鼻梁骨都被打斷了。勞動、信訪等政府職能部門跑個遍,還是沒個結果。實在是沒辦法了,想到微博求助,結果火了“討薪體”。
《中國農民工維權成本調查報告》顯示,為了索要1000元的工資,完成所有程序,農民工維權需要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種花費;花費時間至少11天—21天,折合誤工損失550元—1050元。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工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問題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也加大了農民工的維權力度。但是農民工的維權之路仍然艱難迷茫,已經成為農民工人身尊嚴和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國家2003年就“痛下決心”,要在“三年內解決欠薪問題”,某些地方還設立常設機構來專司農民工欠薪問題,“清欠風暴”每年都搞得如火如荼,“組合拳”也打得“碩果累累”,甚至“惡意欠薪”也已入罪,但欠薪的問題卻從來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不得已,一些農民工隻能采取跳塔、跳樓、堵路等極端的維權方式。
溫家寶總理說過,“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那麼,農民工怎麼才能順利的拿到工資呢?首先是司法機關與勞動保障、信訪、公安、工會等部門攜起手來,強化行政司法聯動機製,齊抓共管,重拳出擊並加大對惡意欠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力度,做到預防為主,打防結合,構建長效的治理機製;其次是全麵推動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儲備金”製度的貫徹執行,特別是建築企業,雖已繳納工資保證金,但在一些地方並未落到實處;再次是加強對重點用工企業的實時監控,打破了處理欠薪問題“年終算總賬”的慣用模式。惟此,農民工的勞資糾紛問題將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