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我最八
文章出軌,影響十分轟動,回響巨大,在香港則屬娛樂版內頁一段不受關注的報道,皆因三位主角,劈腿文章、原配馬伊琍、小三姚笛在香港都沒人氣效應。似乎文章很清楚此點,為避內地狗仔隊,與姚笛偷偷來香港享受二人世界,自在逍遙好幾天降低了戒備心,回到深圳,內地狗仔隊的範圍,繼續當街親密同行,成功被恭候了8個月的狗仔隊偷拍到婚外情鐵證,引起軒然大波,形象掃地。
本文對“劈腿門”的關注,不是放在三位主角身上,而是偷拍到照片的周刊的處理手法,把周刊主編在網上呼慘感言存檔,作為教材。根據消化感言所知,偷拍到文姚拍拖照的除了周刊,還有另一新媒體,新媒體向文章爆料,文章向新媒體求情,新媒體與文章協議,如果周刊答應不爆,他也不爆,據說周刊偷拍到的與新媒體拍到的完全不同,是“更關鍵、更值得期待”的。
為勾起讀者注意以催鼓周刊銷量,周刊在正式出版前三天,出了“周一見”的隱晦預告宣傳造勢。周刊坦言因此接到不少求情,甚至巨大利益誘惑,壓力很大,當然亦挑起各路傳媒的好奇心和挑戰感,新媒體從而明白周刊堅決去馬,實在不容有失,於是搶先將偷拍照及消息發布,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各網站都紛紛轉載。做新聞要爭分奪秒,可是周刊基於客觀因素,要排版、印刷、發行、零售,才到受眾手上,急也急不來,先天上不如新媒體般有即時性。文章出軌的爆炸性本來是一萬磅黃色炸藥,經幾十小時的不斷轉載複述,變成一個大爆竹,周刊方麵怎不憤怒?大呼不值?
視“劈腿門”為教材,重點不在於“周一見”,而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利益衝突。我是紙媒出身,直至今天我仍保持每天買4份報紙、每星期買4本周刊的習慣,以表對紙媒的支持和尊重,但不得不承認在網上消息最快最新,一機在手,方便幹淨,省地方又不會被油墨沾汙手。互聯網成了紙媒天敵。
今天紙媒難做,不光是因為讀者改變了閱讀習慣,而是大家都無視“原著版權”,紙媒辛辛苦苦追得一單獨家勁爆消息,出版當日幾小時後,網上便瘋傳,不單是競爭對手,就連同集團的網站也轉載。紙媒出售的黃金時間隻有出版後的幾小時,不似從前未有互聯網的年代,周刊有長至六、七日的銷售期,報紙還有24小時。
除了互聯網會轉載紙媒消息外,其他報紙也會在翌日以第一手姿態複述獨家料,將爆料的紙媒的權威性肢解。紙媒有必要重新整理出版策略,以保銷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