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芒果台這樣保韓磊奪冠(1 / 1)

娛樂我最八

《我是歌手》第二季,韓磊後來居上力壓鄧紫棋奪冠,於是冒出所謂特權的傳聞,暗示磊叔奪冠靠的是“特權”。可是,多一個幫唱或多兩三個小時的排練,必然能保證奪冠嗎?No!No!No!“保送”磊叔奪冠的肯定不是“特權”,而是“策略”,芒果台的“策略”。

其實,節目公布名單伊始,業內就已經議論過,這次冠軍,不是韓磊,就是韋唯。以兩人在國內的地位,如果不是私底下獲得“承諾”,應該是不會參加這種節目的。曾有位參加過類似節目的業內大哥就告訴我,他之所以同意前往,是因為主辦方“保證”了名次,不然一旦失手,麵子上哪掛得住?

所以,芒果台能說服兩位大拿參加節目,台麵下應該做過一些承諾。這個所謂“比賽”並不是正兒八經的競技,主要還是秀,所以我們也大可不必糾纏於什麼潛規則。而且,以韓磊和韋唯的實力,本來就足夠力壓群雄——說實話,那些混流行音樂圈的歌星們跟這兩位文工團培養出來的主在技巧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芒果台最初大概以為,隻要韋唯和韓磊個人不出問題,自己在節目安排上再稍微扶持一下,就能確保兩人好成績了。不料,韋唯自己先掉了鏈子,沒能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更沒想到半路殺出個鄧紫棋,於是“扶持”的力度不得不加碼了。

鄧紫棋的火爆估計是芒果台沒想到的。雖然,他們應該事先應該也多少了解鄧紫棋的能力,多少安排好了鄧紫棋的“黑馬”角色。但沒想到鄧紫棋實在太“黑”了,從第二輪就開始一馬當先,黑得有些超出了芒果台的控製範圍,於是他們開始從“策略”上“打壓”鄧紫棋的一枝獨秀。

茜拉便是“策略”的一步,而且一鳴驚人,成功壓製了鄧紫棋的勢頭。茜拉對於芒果台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棋子”了。與善於自我炒作的鄧紫棋不同,由於國籍、語言和宗教文化的關係,茜拉要相對低調得多,就隻管舞台上好好唱歌,私底下沒那麼多事。最重要的是,茜拉歌唱得比鄧紫棋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節目的控製權又回到了芒果台手裏。

也多虧磊叔自己非常爭氣,後麵幾場發揮越來越好,沒給鄧紫棋太好的機會,不然芒果台要保也不一定能保住。其實,整季節目看下來,我們會發現,與鄧紫棋和茜拉相比,韓磊的唱功雖然沒問題,但聲音的表現是較為單一的。他隻適合唱某一類的歌曲,而不是麵麵俱到,尤其是流行小曲,他能詮釋的就隻到羅大佑為止了。所以,在挑戰鄧麗君的《千言萬語》失敗之後,磊叔非常“識相”的隻挑那些適合自己的曲風,確保了自己沒有脫離軌道。

直到總決賽,芒果台終於幫磊叔亮出了蓄謀已久的殺手鐧,民族和民粹。

《鴻雁》是民族的,而且是韓磊本民族的,身為蒙古族的韓磊演唱《鴻雁》,不但輕車熟路,而且給自己加了不少印象分。此前韓磊在舞台上較少以本民族形象出現,所以這次以蒙古族服飾“回歸”,對於國內大眾而言無疑是一次身份上的“認同”——這才是咱自己人嘛。而更大的殺招則是“民粹”——我知道你們喜歡什麼所以就給你們什麼,芒果台給了大家《走四方》和《向天再借五百年》。這兩首歌一出,磊叔根本就必殺了。

鄧紫棋方麵與其怪芒果台“敬老”,不如“怪”自己缺幾首接地氣的代表作。張學友如果來唱一首《吻別》,可能還有一定勝算。但,鄧紫棋的經紀人顯然太不了解內地了,以為再唱一次汪峰就能穩操勝券。伊不曉得,在俺們這疙瘩,真正能幹掉“韓磊+《走四方》+《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隻有“劉歡+《千百次的問》+《好漢歌》”。(真的很期待韓磊和劉歡來一次決鬥)

歸根到底,《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除了拚實力,還得拚地氣,鄧紫棋和茜拉這些“外來蔥”想跟本地老薑鬥還太嫩了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