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濤作為一名旁觀者,在若溪的陪同下,一起親眼目睹了喬峰親手殺死自己心愛的女人阿朱,那是一種怎樣的眼神?沈濤至今仍無法說出,因為他找不到任何可以形容的語句,那些華麗的辭藻在喬峰含淚的仰天長嘯中顯得如此的蒼白。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一代丐幫幫主,北方武林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應是何等的胸襟,卻為何在雨夜哭的這般肝腸寸斷?仇恨,一切的緣由都在於仇恨,是仇恨蒙蔽了俠客的雙眼,是仇恨使得有情人陰陽相隔。
沈濤本想出言提醒,奈何力不從心。他被若溪禁錮了,嗬嗬,無奈,隻得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豪邁的英雄掌斃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喬峰自盡,喬峰為什麼要自盡?不要說金庸大大一定要把他給寫死了,這是劇情需要什麼的理由,喬峰的自盡源頭就是因為他殺了阿朱。
他的心理是非常矛盾的。首先,他是契丹人,要為自己的祖國奉獻一切,包括生命;但是,他又是由漢人撫養教育的、拜漢人為師,學了漢人的會武功,他生活的一切都是和廣大中原人民緊密相連的。其次,他的愛人阿朱為了他喬裝後被自己一掌打死,他後悔莫及遺憾終生。雖然,阿紫——阿朱的妹妹喜歡他,他也喜歡阿紫,但是他作為當世公認的大英雄、大俠客,是不會作出那些被武林眾人瞧不起的事情來的。最後,他父親的出家對他的傷害也比較大。因為,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後,背叛了中原武林、找到了自己的生身父親,準備和父親一起報複中原武林、為母親報仇。而父親,卻因為受到佛祖的點化,進入佛門修煉了,隻剩下他一個人。 到最後至親至愛都已死,還要麵對自己身份的選擇,逼得重情重義的喬峰心如死灰。麵對懸崖,想起阿朱的種種柔情,英雄也隻能以自盡去換回宋遼兩國的和平。
沈濤不懂,這世上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有什麼比好好活著更要緊?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一個人真能解救兩個國家的人民?他不理解,為什麼喬峰不選擇帶著阿紫離開,去一個世外桃園仙境般的地方以度過餘生,兩人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之事,過著隻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沈濤不論經過多少事情都改變不了他是個市井小民的事實,他無法理解喬峰的心情,他覺得這麼做不值得,或許用辯證的方法確實可以反駁,人隻有活著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喬峰死了,兩國的仗該打的還是要打,遼人見了宋人還是要殺,宋人見了遼人還是會罵,你說你死了有個屁用啊,心情不好不會去找心理醫生看看啊,弄不好降龍十八掌就這麼流傳至今也沒定。
若溪當時笑著丟給沈濤一本書,哎呦喂,這下可把沈濤興奮的一蹦三尺高。不就是本《降龍十八掌》的武功秘籍嘛,還是完整未刪節版的。沈濤本來對於古武,會的招數就少的可憐,除了剛學會還熱乎的《黯然銷魂掌》以外,來來去去就是那幾招“白猿劍法”(沈青教的),要不就是那些個特工必會的一擊必殺招數,哪有這至陽至剛的降龍十八掌威風啊?
在空間了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沈濤終於將“黯然銷魂掌”和“降龍十八掌”這兩種武功徹底掌握,習武的同時,他的心境也提高的相當之快。若溪總是帶著他穿梭於各個朝代,以旁觀者的身份,親眼目睹一件件耳熟能詳的曆史大事件。
沈濤原本最想去的是三國,沒有哪個男人能抗拒的了三國時的金戈鐵馬,電影《赤壁》中的恢弘場麵讓他至今難以忘懷。但是事不遂人願,,若溪帶他第一個旁觀的曆史名將是被後人稱為“人屠”的殺神白起。
公元前二九三年,穰侯薦左更白起於秦王以代向壽將兵,敗魏師、韓師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級,虜公孫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為國尉。
公元前二八九年,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白起敗趙軍,斬首二萬,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獻漢北及上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