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大結局(2 / 2)

“塞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1722年9月27日——1803年10月2日),美國革命之父之一、政治家,馬薩諸塞州人。生於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自由之子的創建者之一和領導人,反對食糖條例、反對印花稅條例 、反對《唐森德稅法》,策動波士頓傾茶事件,震驚全美。”

這廝居然成了美國革命之父?雖然早就知道美國後來獨立,可是知道塞繆爾·亞當斯居然有了這麼高的地位,我還是大為吃驚。這廝居然真的成了氣候!看到“自由之子”這個詞,我此刻覺得分外紮眼。策動了“波士頓傾茶事件”?我腦子一激靈,說的不會是我們幹的那檔子事吧?

我迅速輸入“波士頓傾茶事件”,開始搜索,詞條結果很快出來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是一場由馬薩諸塞波士頓居民對抗英國國會的政治示威。它是美國革命的關鍵點之一,也是美國建國的主要國家神話之一,也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1773年12月16日,一批茶葉被運到波士頓港口,自由之子--由60個當地人組織而成--打扮成印地安人偷偷摸到三艘船上,將船上貨物搗毀,並將342箱茶葉倒入港口內,整個過程相當平和及安靜。”

真是我們幹的那事!

然而這丟人現眼的一幕,在這裏卻有了如此高的評價:美國革命的關鍵點,建國的主要神話,獨立戰爭的導火索——果然是勝者為王敗者寇,後來的曆史居然會把那麼個事上升到“建國神話”的地步,我的腦海裏止不住浮現出剛才塞繆爾·亞當斯雙腿篩糠、張口結舌的模樣,哪兒有這種出醜的“神話”?

什麼“波士頓傾茶事件”,根本就是“波士頓偷茶未遂事件”!

我又查詢塞繆爾·亞當斯的生平,發現這廝雖然被尊為美國革命之父,但他的行徑在他的所謂“生平事跡”裏卻仍然有蹤跡可循。

比如他“為了人民”,一七七五年四月十九日策動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馬薩諸塞民兵和英軍發生了武裝衝突,“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然而奪取政權後,他立刻調轉槍口,當馬薩諸塞人民為了抗議州政府對農民的漠視,以及亂收選舉人頭稅等,爆發起義後,這個主張自由民權的“革命之父”立刻大喊大叫,叫詹姆斯·鮑登州長嚴厲鎮壓起義。

然後這家夥蛇鼠兩端,他兄弟——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當了美國總統後,塞繆爾·亞當斯立刻大力支持聯邦黨,儼然一個鐵杆。不久他兄弟不再擔任總統,反聯邦黨人得勢,塞繆爾·亞當斯馬上又站到反聯邦黨人一邊,顯得和聯邦黨不共戴天。

他就這麼搖來擺去,投機鑽營,還試圖競選美國總統,結果以失敗告終——畢竟美國人也不都是傻子,一個人的品性會最終大白於天下,他這個德行遲早會被大家看穿。最後這家夥就在波士頓掛掉了。關於他的那些事跡,連美國人都承認有些不太光彩,知道他在很大程度上靠製造謊言。

不管怎麼說,靠謠言煽起暴亂也算是本事,這也算他這個人的流毒,彌漫至今,此後的美國一直到今天,都是打著自由民主的大旗,幹著見不得光的事,把這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比他們弱小的他們就欺負,和他們差不多的他們就耍詭計,如同他們的政治人物,靠謊言和強橫過日子,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而且還特喜歡對別的國家指手劃腳,比如有一個曾經競選過總統的女國務卿(類似於外交部長),動不動預言別的國家N年後會陷入貧困,會崩潰,說得斬釘截鐵,宛如諾丹查馬斯再世,可她就是預言不了自己的老公會脫下褲子,和一個女實習生傾情上演拉鏈門。

隻不過塞繆爾·亞當斯到底是對美國獨立有功,所以還把他算為“美國革命之父”——之一,他的一篇演講也就流傳下來。其中有這麼幾句話,還被一些人奉為經典:

“繼續從事你們偉大的事業吧!你們要為以往的勝利而感謝上帝,並堅信將來會贏得最終勝利。對我來說,除了與你們共享光榮,分擔危險,我別無他求。如果我有一個心靈的願望,那就是:我願將我的骨灰同沃倫和蒙哥馬利們撒在一起,讓美利堅各州獲得永久的自由和獨立!”

我關上網頁,往字紙簍裏吐了口唾沫,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