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盯”上零售業上市公司
卷首語
進入2013年,資本市場頻頻上演舉牌大戲,僅2月8日到3月7日的一個月間,就先後有大商股份、上海新梅、三特索道、漢商集團和豫園商城5家被舉牌,前3家是股份被外部資本“吃進”而舉牌,後2家則是因為被自家股東增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在一個月內被集中舉牌的5家上市公司中,除一家是地產公司外,4家都是大消費概念的上市公司,其中3家為零售公司,1家為旅遊公司。
零售行業的低估值引來多路資本的頻頻增持,這在業內似已形成共識。安信證券的張靜表示,“零售行業的市場估值即便是從曆史數據看,現在也很便宜。對於想進入這個行當的產業資本來說,從二級市場收購可能比從一級市場收購更加便宜。現在一級市場的並購估值比較高,比如華潤收購江西洪客隆,價格不菲。況且,一級市場不像二級市場這樣透明或者更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價格標杆。”
從大商股份、漢商集團和豫園商城二級市場的股價看,均處在曆史價格底部,或略有抬升的位置,除了大商股份,另外兩家股價僅在10元上下。而這些零售行業的上市公司手中,都握有大量可能有重估價值的資產。
比如,卓爾控股鎖定的漢商集團就實力不凡。據了解,漢商集團目前在武漢市核心商業圈的自有物業資產已達到30萬平方米。從舉牌公布看,卓爾控股是從今年1月17日開始新一輪增持漢商集團的,當天收盤價8.93元/股。業內人士的點評是,相比漢商集團的優質資產,目前公司的股價不高。
除了低估值外,零售行業受到產業資本青睞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正在推進的城鎮化建設。
“2013年,零售行業基本麵正在改善中。新型城鎮化戰略將是未來零售業最大的政策紅利,其間蘊含著諸多發展機會;此外,商務部近期表示,新的消費政策將陸續出台,加上收入分配改革推進,行業未來10年的提升空間十分可觀。”德邦證券的李項峰說。
有數據顯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直接拉動消費增長1.5%左右,其中購物中心、現代百貨、家電連鎖及大賣場等業態將成為主要受益者,渠道下沉、積極布局二三線城市的零售公司更具明確的增長空間。
而被舉牌的公司中,不論大商股份還是漢商集團、豫園商城,都有這樣的資源優勢。漢商集團在武漢商圈的地位自不必說,大商股份手中的百貨店、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大型綜合超市等資源對產業資本也有相當的吸引力。豫園商城“遭遇”自家股東耗資近3億元增持,也是基於對其整體發展前景看好。
對於目前零售業上市公司被頻頻舉牌的情況,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分析說,舉牌的買家有的是為了增強自己的控股權,防止別人來“偷襲”;有的是想拿到別人的股權,包括爭取到一個地方的商業龍頭地位等。從海外市場來看,商業地產和商業類上市公司被舉牌的例子很多,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兼並收購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主題後,舉牌會變得更為尋常。